游客
题文

1958年某领导到江苏视察中稻丰产试验田,他问党委书记:“亩产可以打多少?”回答说:可以打1万斤。领导说:“1万斤,还能再多吗?你们这里条件好,再搞一搞深翻,还能多打些。”产生这一认识的原因是

A.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精神振奋,斗志昂扬,生产积极性高
B.当时国家领导人对农业特别重视,提出“以粮为纲”
C.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有了正确的认识
D.人们为发展生产力而夸大了主观意志的作用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对1997年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过分依赖国际市场的恶果 B.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
C.说明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 D.是经济全球化消极影响的体现

右边“摘棉花”的漫画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A.“大跃进”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

有些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与其出生时的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

A.生于1949年,取名建国 B.生于1951年,取名援朝()
C.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 D.生于1964年,取名文革

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图所示上述两类发明,属于后者的是 ( )

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近代化的特点是( )
①从轻工业开始,而后向重工业发展 ②缺乏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
③受到国内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固抵制 ④领导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