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中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其中“科学”的含义是
①自然科学法则 ②科学精神 ③反对愚昧迷信 ④反对偶像崇拜
A.①②③④ | B.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924年7月,国民党召开党员联欢会,孙中山看到衣衫不整、肤色黝黑的农民
冒着烈日前来参加,异常兴奋地对身边的宋庆龄说,“这是革命成功的起点”。据此判断,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决定进行国共合作 |
B.为此他提出了民生主义 |
C.决定建立工农联盟政权 |
D.孙中山认识到了农民的伟大力量 |
孙中山说:“……中国革命六年之后,俄国才有革命。俄国革命党不仅把世界上
最大威权之帝国主义推翻,并且进而解决世界经济政治问题,这种革命,真是彻底成功,皆
因其方法良好之故。”上述材料反映了孙中山
①受到俄国十月革命影响
②完成了民主革命思想向社会主义思想的转变
③把不同性质的革命混为一谈
④对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原因有正确的认识
A.①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 |
孙中山遗嘱中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
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个遗嘱的核心主张是
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 B.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
C.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 D.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
有人这样描写甘地:“他有宗教家仁厚的胸怀,革命家雄浑的魄力,凭着一把盐,
几部纺织机……成为顶天立地的‘圣雄’。”这里所说的“凭着一把盐”的背景是
A.英国殖民当局制定和颁布食盐专营法 |
B.英国制造阿姆利则惨案 |
C.英国殖民当局取缔国大党 |
D.印度出现盐荒 |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是孙中山的一句名言。孙中山自
己也一直是不断超越自己,紧跟历史发展潮流,与时俱进的。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这一思
想的是
A.甲午战争爆发后,抛弃改良幻想,走上反清革命道路 |
B.同盟会成立时,把原兴中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斗争纲领发展为“驱 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 |
C.辞去临时大总统,把这一职务让给袁世凯 |
D.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