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社会的发展总是与人类思想的进步联系在一起的。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说,从14世纪到18世纪是人文精神复兴和进一步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分别概括这两个阶段的思想主张。(2)
(2)材料一:《十日谈》封面                                        
                     
材料二:“有人说当钱币一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时,灵魂就超脱炼狱飞入天堂,这是宣传者的捏造。”    ------《九十五条论纲》
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近代早期欧洲发生的哪两件大事?各自产生了怎样的历史意义?
(3)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项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骑马的刺吗?……一切享有天然权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
一旦人民可以摆脱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摆脱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社会秩序……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卢梭
简要归纳上述材料中所体现的思想主张,及共同的历史影响。
(4)根据所学,请谈谈人文精神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文艺复兴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0年,第41届世界博览会将在上海召开,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的记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举办伦敦首届世博会,展示该国完成工业革命后的划时代成就。1853年纽约世博会上,附有安全装置的电梯首次登台亮相,并从此开始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1876年的美国费城世博会上,贝尔发明的“电话机”被认为是“最值得惊异的东西”,爱迪生发明的留声机也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但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台56吨重的蒸汽机。
——摘自世博网
材料二(一)1851年英国伦敦世博会上,上海商人徐荣村以特产“荣记湖丝”参展获得金、银两枚奖牌,此君在二十年后赞助了中国近代史上赴美留学的小学童。
(二)王韬(知识分子)亲历了1867年巴黎世博会。(三)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中国首次以官方形式率商民正式参加这次世博会,并建造国厅,展品仍为中国传统的农业、手工业以及工艺品,不外是古董、玉器、丝绸、瓷器、苏杭扇笔、宁波木器、笔墨等。
——摘编自乔兆红《百年演绎:中国博览会事业的嬗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在19世纪50年代举办首届世博会的条件有哪些?(4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参加世博会的人员变化情况,并分析原因。(4分)
(3)对比材料一、材料二,分析中外展品的不同点及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4分)

公元1500年以后,人类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逐步走向整体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通途变天堑图二财富流荷兰,英国成海盗图三世界成一家
材料二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 4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此外海底电缆的铺设、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有人在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
请回答:
(1)在世界史上促成“天堑”变“通途”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指出这一事件与图二、图三之间的内在联系。
(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现象,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形成的原因。(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三中提到的“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在19世纪的前期和后期各出现了哪些?(各举两例)而导致这些交通工具革新的动力发明各是什么?

中国古代先民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陕西剪纸
材料二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蒋以化:《西台漫记》卷四
材料三永乐二年,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材料四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材料五“农为天下之本分,而工贾皆其末也……工贾取其利,而失之义,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雍正王朝》
请回答:
(1)请根据图片信息指出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你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4)材料五反映了什么思想? 这种思想产生的时间、原因分别是什么?

2010年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中央副主席修福金代表民革中央提出建议,在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国家应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缅怀孙中山先生等民主革命先驱,进一步推动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请回答下列问题:
(1)辛亥革命后确立了民国纪年,目前台湾地区依然采用此纪年法,那么2011年时值民国纪元的哪一年?
(2)从今年年初开始,武汉、广州、南京、广东中山、北京等城市就开始了一场辛亥革命百年庆典落户权的争夺战,你认为上述哪些城市能够参与其中?请简要说明理由。(只要回答其中两个即可)
(3)试从辛亥革命后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等角度说明民革中央副主席修福金提议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担负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人民有向国王请愿的权利;人民有佩带武器用以自卫的权利;人民有选举议会议员的权利;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人民有不遭受残酷与非常惩罚的自由;人民有在未审判的情况下不被课罚金的自由;国王必须定期召开议会……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请回答:
(1)请结合三则图文材料指出材料中三种不同类型的政治模式的名称。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三种不同政治模式的主要特征。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其中某一政治模式利与弊的基本看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