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3世纪是英国历史上的多事之秋。内政和外交策略方面的重大分歧,导致英王与贵族之间矛盾愈演愈烈,1263年双方终于兵戎相见。1264年,以西门·德·孟福尔为首的贵族取得军事胜利,英王亨利三世及其子沦为阶下囚,孟福尔成为英国事实上的统治者。来年1月,孟福尔以国王的名义在伦敦召集了英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议会,讨论国是。这一事件表明(   )

A.贵族战胜国王 B.国王战胜贵族 C.等级君主制建立 D.等级议会制建立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典故“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故事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司马迁讽刺秦二世无能 B.丞相位高权重威胁了皇权
C.实行丞相制度不全时宜 D.秦朝面临灭亡的危险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块纪功石刻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边疆 D.忽必烈一定乾元

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豫)、河北(冀) B.湖南(湘)、湖北(鄂)
C.山东(鲁)、山西 (晋) D.广东(粤)、广西(桂)

走进孙中山故居,就会看到中山先生题写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彰显了中山先生的伟大胸襟。在历史上也存在着“天下为公”的局面,但是后来被“家天下”的局面取代。后来改变这一局面的人物是()

A.禹 B.启 C.商 D.汤

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中提到,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最能体现这种“越位”的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