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史上,一度形成“东学西渐”的局面,对西方社会的进步产生了重大推动作用。该局面出现在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以下为中国古代某地居民职业结构表,据此推断表中职业结构最早可能出现的时间和地区是

A.唐朝关中地区  B.宋朝苏湖地区 C.明朝江南地区  D.清初广东地区

古代中国曾有“千年田地八百主,田是主人人是客”的谚语,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推行土地轮休政策 B.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C.农民经营无方土地抛荒 D.社会动荡朝代更迭频繁

陈旭麓先生说:“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含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能够论证一观点的是

A.清廷官僚体系由此开始发生被动转变
B.形成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C.向西方学习成为精英和民众一致的选择
D.反映时代脉搏跳动的改革思想日渐增多

哥白尼学说虽被后来的科学发展所扬弃,但人们仍然视其为一场“革命”。这是因为它

A.撼动了中世纪神学基础,显示了挑战权威的态度
B.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提出了研究自然的新方法
C.概括了宇宙运动规律,指引了人类认识自然的方向
D.开辟了天文学新领域,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形成

“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它的创作背景是

A.五四运动爆发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D.苏联建成杜会主义社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