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对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是政协得以召开的重要历史背景 |
B.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以后,政协就成为统一战线组织 |
C.政协为民主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
D.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政协仍发挥重要作用 |
明清时期,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发展,与这一时代相适应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的迅速发展 | B.数学体系的形成 |
C.日本和东南亚的影响 | D.商业的繁荣 |
明朝后期的李贽被称为“离经叛道”的思想家。对这里“离经叛道”的准确理解是()
A.挑战正统儒学权威 | B.彻底否定孔孟之道 |
C.大力批判道家学说 | D.倡导君民共主 |
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
李英华、武玉鹏在《董学特性新论》中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想得出的结论是()
A.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
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 |
C.汉武帝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 |
D.要辩证地分析董仲舒和汉武帝在历史上的作用 |
“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学说 | 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 |
C.墨子的“兼爱”思想 | D.庄子的“齐物”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