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全球低碳革命的新形式下,某市高二⑴班学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以科学发展为研究主题,在研究中发现本市经济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并绘制了图表。让我们也一起来参与其中。
表1:某市三大需求对GDP的贡献率

 
投资
消费
出口
2001年
50.1%
50%
–0.1%
2006年
40.7%
38.9%
20.4%
2007年
37.7%
38.6%
23.7%

注:消费贡献率国际平均水平在70%以上。
图2:某市三大产业占GDP比重
注: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国际平均水平在50%--60%以上。
表3:某市2005-2007年工业“三废”排放及治理情况

年份
工业废水排放量(亿吨)
比上年增长(%)
工业废气排放量(亿标立方米)
比上年增长(%)
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占当年GDP
2005
130.94
13.64
62649
24.79
5.27%
2006
160.58
22.66
68837
9.88
3.82%
2007
200.31
24.74
97473
41.6
1.51%

请问:(1)上述三个图表各反映了某市经济存在什么问题?
(2)请你从经济常识角度为某市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献计献策。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统计数字显示,我国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年支配收入的比率,由1985年的l:2.57到2008年扩大为l:3.96;行业间平均劳动报酬最高与最低之比,2000年为2.63倍到2008年扩大到4.89倍(其中不包括工资外的福利收入);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最高达10.7倍。2008年我国反映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已逼近O.5,超过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什么问题? (2分)
(2)上述问题对社会生活有什么影响? (9分)
(3)针对上述问题,从完善分配制度上说我们应该怎么做? (1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着经济增长.资源.
环境相互制约的困境。(如图16)。
(1)运用联系的观点,结合材料一说明人类应如何走出这一困境。


材料二:1990至2005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6%:在此基础上,“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进一步减排的目标。这就要求我国经济发展由高度依赖能源消费向低能耗转变;减少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比重,大力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
(注:世界经济在经历了工业化.信息化之后,正在走向低炭化,目前世界各国都注重抢占低碳产品的市场先机)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为何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材料三:在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和与会各国一致赞同减排(二氧化碳排放量),但发达国家试图更改《京都议定书》中关于减排义务的规定,迫使发展中国家也承担具体量化的减排义务。对此,中国顶住压力,坚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同时主张通过切实有效的国际合作,减少碳排放,协力推进,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并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45%。中国的立场.态度赢得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赞赏支持。
(3)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材料三中中国的立场态度。


材料四: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概念逐步深入民心,低碳生活方式成为许多人身体力行的理念。例如春节是中国人最为重要的节日,客观上也是中国民间碳排放的一个小高峰,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自觉更新了过春节的理念和方式,在顺应民俗中探索低碳春节”。
(4)从材料四中,你感悟到《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面对高寒缺氧.多年冻土和生态脆弱“三大难题”,青藏 铁路建设者首先确立了“生存重于施工”的原则,建立了物资生活储备基地和主食品加工车闸,解决“吃饭大事”,还斥巨资配置了先进适用的医疗设备;围绕冻土施工技术立项近80个科研课题,先后在多年冻土隧道开挖.支护.通风成套技术等方面取得新成果,把成果用于指导施工; 建立健全了环境管理体系,在铁岭建设史上首次引入环保监理制度,对施工期长江源水质变化情况 进行监测。2005年10月,青藏铁路铺设下最后一根钢轨。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青藏铁路建设对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有什么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今天的汽车产业,无论从哪个意义上讲,都正面临着重大的转折。包括应对新兴市场的扩大、应对美国企业平均燃效 法案、欧洲二氧化碳限排案等层出不穷且越发严厉的环境法规,进而解决全球范围的环境、能源问题等等。为适应这种变化,我们现在必须对哪些是需要改变的、哪些是需要坚持的逐一做出 准确判断。”在2008年的新年致辞中,汽车巨头丰田公司的掌门人渡边捷昭如此评价目前的汽车业环境。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如果你是汽车巨头该如何“自救”?(11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陈的爸爸.妈妈先后下岗了,单位一次性补给他们下岗费3万元。妈妈下岗后在一家 外企工作,她建议用这笔钱购买股票,爸爸替人开出租车,他建议买国债,身体不大好的爷爷认为应为全家买人身保险,而正在上高中的小陈则请求家里把这笔钱定期存在银行里,为将来自己上大学做好准备。
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小陈家拟定一项投资计划,并对其加以可行性论证。(11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