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氧化二铁和氧化亚铜都是红色粉末,常用作颜料。某校一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一红色粉末是Fe2O3、Cu2O或二者混合物。探究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Cu2O能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CuSO4, 在空气中加热生成CuO
【提出假设】:
假设1:红色粉末是Fe2O3
假设2:红色粉末是Cu2O
假设3:红色粉末是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设计探究实验】:
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再滴加 KSCN 试剂。
(1)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 。
(2)若滴加 KSCN 试剂后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三氧化二铁。你认为这种说法合理吗? 简述你的理由(不需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 。
(3)若固体粉末完全溶解无固体存在 , 滴加 KSCN 试剂时溶液不变红色 , 则证明原固体粉末是 ,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
【探究延伸】:
经实验分析,确定红色粉末为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4)实验小组欲用加热法测定Cu2O的质量分数。取a g固体粉末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待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其质量为bg( b > a),则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分数为 。
某化学小组探究液体有机物样品A(C3 H8 O2)的结构,进行如下实验。实验I:用右图实验装置,通过Na与A反应确定羟基个数。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A从(填仪器名称)中加入;检验装置甲的气密性的方法是。
(2)实验前预先将小块钠在二甲苯中熔化成若干个小球并冷却后再与有机物A反应,其目的是。
(3)实验数据记录如下:p="l.038" g·mL-1
实验编号 |
有机样品的体积 |
有机样品的质量 |
生成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 |
I |
3.65mL |
3.8g |
1120mL |
II |
7.30mL |
7.6g |
2240mL |
III |
14.60mL |
15.2g |
4000mL |
①不能选第组数据来计算A中羟基个数,这组数据出现错误的原因可能是,②有机物A中羟基个数为。
实验Ⅱ:
欲确定有机物A中含氧官能团的位置,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7.30 mL A,Cu作催化剂,经氧化后完全转化成液态有机物B。
②取一质量为m1g的洁净试管,向其中加入足量银氨溶液,滴人化合物B,并水浴加热,待充分反应后,静置,小心倒出上层清液,向试管中小心滴加蒸馏水,倒出,再加入蒸馏水,再倒出,最后将试管烘干并称量。重复2次,试管质量均为m2g。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小心滴加蒸馏水的目的是。
(2)若则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是。
(3)试写出液态有机物B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某兴趣小组,对物质A的组成和性质,进行了如下系列研究:
实验1:对A的溶液进行了焰色反应;现象:火焰呈绿色。
实验2:从A的溶液中获取固体A。
实验3:加热干燥的固体A9.4g,出现大量的红棕色气体,经处理集得不溶于水的气体0.56L(标况下),且该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残留黑色固体4.0g。
实验4:用酒精喷灯再对黑色固体加热,待固体完全变红,又集得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0.28L(标况下)。
资料:①氧化亚铜属碱性氧化物,在酸性介质中能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在空气中灼烧会转化为黑色固体,而在高温下较为稳定。
②酒精灯的火焰温度一般在400-500℃;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一般在1000℃左右;
根据题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中进行焰色反应实验时,一次完整的操作次序为(填序号,可重复);
a.灼烧 b.用盐酸清洗铂丝 c. 用铂丝蘸取待测液
(2)实验2中如何从溶液中获取固体A?;
实验中所需主要的仪器有:铁架台(附铁圈)、;
(3)实验3中经处理集得不溶于水的气体0.56L,这里的“经处理”是将气体通过,然后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4)写出实验3中的分解反应式:;
(5)写出实验4中的分解反应式:;
(6)实验4中红色固体为纯净物,化学式可以通过计算来确定,也可以通过实验来进一步确定,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确定方案,并写出所发生的反应式。。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究二氧化硫漂白作用时,从“氯气的漂白作用实际上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的漂白作用”得到启发。为了探究二氧化硫作用得到底是二氧化硫本身还是二氧化硫与水作用的产物,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室用亚硫酸钠粉末跟硫酸制取二氧化硫,现有下列三种硫酸溶液,应选用(填字母),理由是;
A.98%浓硫酸 B.70%硫酸 C.10%稀硫酸
(2)为了探究SO2能否使品红褪色,该同学选择了正确的药品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请指出实验装置设计中的不合理之处。
①;②。
(3)该同学选择了正确装置后,实验中控制二氧化硫以大约每秒3个气泡的速度通过品红的酒精溶液时,经过一小时后,品红仍不褪色。为此,你认为使品红的水溶液褪色的微粒可能是。
(4)该同学进一步实验如下:取等量相同浓度的品红水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少量亚硫酸钠固体和亚硫酸氢钠固体,两支试管中的品红都褪色,他得出的结论:使品红褪色的微粒肯定是HSO3-或SO32-。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其理由是。
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以下问题:
(1)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的方法是:先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然后边振荡边缓缓加入,冷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轻轻振荡使之混合均匀。
(2)浓硫酸的作用是:。
(3)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①;②;③;
(4)生成的乙酸乙酯,其密度比水(填“大”或“小”),有味。
(5)若实验中反应温度不当,使反应温度维持在140℃左右,此时副反应的主要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6)与书中采用的实验装置的不同之处是:本实验采用了球形干燥管代替了长导管,并将干燥管的末端插入了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在此处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有:
①,②。
下列表中括号内的物质为所含的少量杂质,请选用最佳试剂和最简分离装置将杂质除去。将所选试剂的序号及装置的编号填入表中。
试剂:①水②NaOH③溴水④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分离装置:a.分液装置 b.过滤装置 c. 蒸馏装置 d.洗气装置
需加入的试剂 |
分离装置 |
|
乙烷(乙烯) |
||
溴苯(液溴) |
||
苯(苯酚) |
||
乙醇(乙酸) |
||
苯(甲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