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下图是利用溶氧量变化来测定黄瓜叶片光合速率的装置。实验在最适温度下进行,反应杯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HCO3是为了提供CO2

请回答:
(1)黄瓜叶片放入反应杯前需抽空叶肉细胞间隙内的气体,目的是      
(2)随着测试时间的延长,叶片的光合速率逐渐下降,原因是密闭的反应杯中      ,此时,叶绿体中的       碳分子含量下降,       碳分子含量上升。
(3)若提高恒温水浴的温度,则光合速率       。若将光源远离反应杯,则光合速率      
(4)该法同样可用于叶片呼吸强度的测定,只需对反应杯      
Ⅱ.草履虫是水生单细胞原生动物,在适宜条件下增殖较快。现欲探究草履虫的种群增长方式,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思路,绘制用于呈现实验数据的坐标,并预测实验结果。材料和用具: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培养瓶等。(要求:答题时对草履虫的具体计数方法不作要求)
(1)实验思路:

(2)绘制一个用于呈现实验数据的坐标,并注明坐标轴名称:
(3)预测实验结果: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群落的主要类型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是某同学制作果酒、果醋的实验流程示意图。

(1)发酵罐1和发酵罐2中的微生物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____,要保证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正常进行,除了满足适宜的温度、pH等条件外,还需做到
(2)判断发酵罐1中优势菌种的数量最简单的实验方法是,通过此种方法统计获得的优势菌种的数量往往(大于、小于)发酵罐1优势菌种活菌的实际数量。
(3)下图表示纯化菌种的操作过程,过程一是方法,过程二是方法,欲从发酵罐2中分离出优势菌种并进行计数应选用过程

(4)分离并获得菌种后,若需长期保存,应使用法。

图1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图2是一个由5种生物组成的食物网;图3所示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之间的相互内在关系是
(2)图1中缺少两个重要过程,请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补充:
(3)若图2中的乙大量减少,则短期内戊的数量会
(4)若图2食物网中戊摄食丁和丙的比例为3:1,丙摄食的两种生物所占比例相等,则戊每增加10 kg生物量,按10%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需要消耗生产者kg。
(5)图3中的C和B1+C1+D1可表示桑树和蚕用于的能量。将蚕沙(粪便)投入鱼塘供给鱼食用,蚕沙中同化的能量属于第营养级所含的能量。

(12分)某二倍体高等植物有多对较为明显的相对性状,基因控制情况见下表。现有一种群,其中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M若干株,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N若干株以及其他基因型的植株若干株。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种群内,杂合红花窄叶细茎有种基因型。
(2)若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常染色体上,则M×N后,其中中粗茎窄叶红花植株占F1的比例为
(3)若植株M体细胞内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如上图所示(不考虑交叉互换).则让植株M自交,F1红花窄叶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比例占____。
(4)若用电离辐射处理该植物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B、b基因从原染色体(上图所示)随机断裂,然后随机结合在C、c所在染色体的上末端,形成末端易位。已知单个(B或b)基因发生染色体易位的植株由于同源染色体不能正常联会是高度不育的。现有一植株在幼苗时给予电离辐射处理,欲确定该植株是否发生易位或发生怎样的易位,最简便的方法是让该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对结果及结论的分析如下(只考虑B、b和C、c基因所控制的相对性状):
①若出现6种表现型子代,则该植株____;②若不能产生子代个体,则该植株发生____;③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宽叶粗茎:窄叶细茎:窄叶中粗茎=1:1:2,则B和b所在染色体都连在了C、c所在染色体的上末端,且____。

科研人员用不同培养液处理萌发的绿豆,观察生长素对不定根发生和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1)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由 转化而来,生长素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 (间接/直接)控制。
(2)上述实验可作为对照组的处理项是 (填序号)。
(3)该实验结果能否说明生长素对绿豆不定根的发生和生长具有两重性?说明理由:
(4)根据上表各项分析,①的各项数据均高于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孩食用绿豆芽,绿豆芽中所含的生长素不会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请说明理由:

两个课外活动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请分析作答:

(1)甲组想探究的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02。现提供若干套实验装置,如图1(A-- D)所示:
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 ________________代替。
(2)乙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①若想达到实验目的,还必须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设计为(装置编号为Ⅲ)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