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 利用单摆验证小球平抛运动规律,设计方案如图(a)所示,在悬点O正下方有水平放置的炽热的电热丝P,当悬线摆至电热丝处时能轻易被烧断;MN为水平木板,已知悬线长为L,悬点到木板的距离OO′=hhL)。

①电热丝P必须放在悬点正下方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②将小球向左拉起后自由释放,最后小球落到木板上的C点,O′C=s,则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0=________。
③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改变释放小球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q,小球落点与O′点的水平距离s将随之改变,经多次实验,以s2为纵坐标、cosq为横坐标,得到如图(b)所示图像。则当q=60°时,s为 ___________m;若悬线长L=1.0m,悬点到木板间的距离OO′=h=___________m。
(2) 某兴趣小组为测一遥控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天平测出电动小车的质量为0.6kg
②将电动小车、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按如图所示安装

③接通打点计时器(其打点周期为0.02s)
④使电动小车以额定功率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一段时间后关闭小车电源,待小车静止时再关闭打点计时器。
上述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所打的部分点迹如下图所示:

请你分析纸带数据,回答下列问题(设整个过程中小车所受阻力恒定,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①                 该电动小车的最大速度为__________m/s。
②                 车所受阻力为_____________N。
③                 该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___W。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议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


①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相邻计数点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②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m/s,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某同学研究重锤下落的加速度,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 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得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图所示。

①合理利用纸带中测得的数据,计算得到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 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请写出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举出一条即可):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
(1)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或不当:①;②

(2)图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4.22" cm、="4.65" cm、="5.08" cm、="5.49" cm、="5.91" cm、="6.34" cm 。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则打点计时器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vc= m/s,小车的加速度=m/s2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12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共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刻度线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如图:










(1)实验时,打点计时器采用 (填交流或直流)电源,若电源频率为50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 s。
(2)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公式为v2 =_____________(以d1、d2及相邻计数点间时间T来表示)
(3)、加速度a=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如图为某同学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出的纸带的一部分,其中 A 、B、C 为三个计数点,已知此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使用 50Hz 交流电,测得 AB = 3.27cm、BC=8.00 cm ,则物体运动到B点的速度vB=______m/s,加速度 a=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