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剧烈运动时,人体骨骼肌所需的能量直接来源于( )
| A.肌糖元 | B.脂质 | C.葡萄糖 | D.三磷酸腺苷 |
如图所示,在火棉胶袋(属于半透膜,淀粉、淀粉酶不能通过,而麦芽糖分子可以通过)内注入淀粉和淀粉酶溶液,插入细玻管,然后用线系紧密封,并使细玻管内的液面刚好高出烧杯内蒸馏水的液面(实验温度为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与实验相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细玻管内的液面高度始终保持不变 |
| B.吸取烧杯内液体与斐林试剂混合,水浴加热后颜色无变化 |
| C.取火棉胶袋中液体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可得紫色物质 |
| D.一段时间后,向烧杯内滴加碘液,杯内液体会变蓝色 |
下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物质,a、b、c、d表示跨膜运输方式。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的物质D在细胞膜的内外都有大量分布
B.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图中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若该图表示根毛细胞的细胞膜,通过中耕松土可促进b过程对物质的转运
D.若该图表示线粒体膜,则O2、CO2的运输过程可分别用图中b和c过程表示
下列有关实验课题与相应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观察细胞中RNA的分布,要先利用甲基绿进行染色,然后再用显微镜观察 |
| B.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差速离心法 |
| C.制备细胞膜时,常利用蒸馏水使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吸水涨破 |
| D.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时,科学家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
右图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反映的是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
| B.结构①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
| C.此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
| D.该细胞中存在2个中心体 |
科学家观察发现,有一种俗称“熊虫”的动物,若进入“隐生状态”(这时代谢速率几乎可降至0),能耐受-271 ℃的冰冻数小时。据研究,熊虫进入“隐生状态”时,它们的体内会大量产生一种叫做海藻糖的二糖。根据这一事实进行的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在-271 ℃时熊虫体内的酶全部失活 |
| B.在“隐生状态”下,熊虫体内的自由水全部变为结合水 |
| C.海藻糖可以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免受低温造成的损伤 |
| D.在“隐生状态”时,熊虫体内暂不消耗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