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朝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国家政事,不论大小,都由皇帝决定”。那时的奏章都是刻在竹简上的,据说秦始皇每天看下面送来的奏章,要看一百二十斤,不看完不休息。
材料三 “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事务。大会每月约举行4次,在公民大会中,容许有充分的发言自由
材料四 根据1875年宪法,第三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行使……众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由间接产生。
总统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国民议会以绝对多数票选举产生,与参众两院议员一样有立法创意权,法律须经总统公布、监督并保证施行,总统签订的条约如涉及领土问题,须经议会通过。总统非经两院同意,不得宣战……宪法对于责任内阁的组成并无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上,与英国大体相似。
材料五 (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名义宣战和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帝国没有内阁,只有一个首相,所有官员都只对首相负责,而首相则对皇帝负责……帝国的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联邦议会由各邦君主任命,帝国议会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以上材料均引自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六  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这就是所谓的代议制。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专制独裁。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阶级占统治地位,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
——约翰·密尔:《代议制政府》
请回答:
(1)读材料一图中政权结构模式和材料二、三它们反映了两地政治制度的何种差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评价,你认为这两种政治制度各有何利弊?
(2)根据材料四、五指出19世纪晚期,法国和德国分别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从国家元首的职权、议会的产生及议会与内阁的关系方面比较两种政治体制的异同。
(3)根据材料六及所学知识,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作用。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郑观应(1841-1921年)年谱节选
1858年,在上海学商,先后在英商宝顺洋行、太古轮船公司任买办
1878年,李鸿章委托郑观应筹办上海机器织布局
1882年,出任当时几至不能维持的轮船招商局帮办
1891年,任开平煤矿粤局总办
1894年,出版《盛世危言》,提出了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的方案
材料二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记载:“考日本东瀛一岛国耳,土产无多,年来效法泰西力求振作,凡外来货物悉令地方官极力讲求,招商集股,设局制造,……”。《盛世危言》问世之时,正值中日甲午战争一触即发之时,国内的民族危机感极重,该书出版后随即轰动社会并以极快的速度传播。
(1)据材料一,概括郑观应历史活动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一、二,概述郑观应经世取向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这种变化发生的主要原因。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盛顿在给麦迪逊的一封信中曾说:“13个主权国家你争我夺,都在使劲拽邦联的脑袋,很快就会全部崩陷;而唯有一部自由的生气蓬勃的宪法,对防止侵犯权益的行为予以很好的保障和密切注视,才能恢复我们尊荣的地位和成果,这种地位和成果曾经是我们的正当要求,是我们争取的无限光辉前景。”
——摘自赵晓兰《美国的诞生》
材料二汉弥尔顿说,“不完美之人”不能制造出“完美之物”,美国宪法是一个集体讨论制定的多种意见的混合物,它必然既混杂着一些良知和智慧,也混杂着一些错误和偏见。
——摘自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部自由的生气蓬勃的宪法”制定的原因及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宪法中“良知和智慧”与“错误和偏见”的表现,由此谈谈你对美国民主宪政发展的认识。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清代幕府制度日臻完善(幕府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一项特殊的制度,中央政 府允许军政官员为了弥补正规官僚制度的缺陷和满足官员们个人实际工作的需要,可以在 一定范围内、一定条件下自主任用才识之士佐理政务、军务及其他各项事务)。鸦片战争 后,清政府和封踌大吏们在处理解决中外关系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时,都必须考虑到涉 外因素,因此,幕府制度其内部结构所涉之职名、职能、具体管理方式等都随之发生了变化。 地方督抚对新型人才的引进直接导致幕府中的人员构成发生变化,新型人才增多,又因为 洋务和外交已在幕府中占据主导地位,督抚大员幕府的主要职能也便发生了重大改变,地 处沿海及中原的督抚大员的幕府几乎成了主办经济和外交的衙门。
--——摘编自王玥《试论制约晚清幕府制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材料二晚清社会的变动,幕府体制逐渐暴露其弊端。1907年清政府不得不进行政 体改革,设幕职并分科治事,作为外官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将省级各衙门的幕友(又称“幕僚”、“师爷”,是封建官僚延请的办理文书、刑名、钱谷等的佐助人员,是地方统治 者自行聘请的顾问、参谋和秘书)正式列入职官范围,而且对应中央新官制,设置了 一些职 能清晰、分工明确的行政机构。幕职分科基本满足了社会变化带来的新的政务需求。幕友 变为吏部正式备案的幕职,由对幕主个人负责转而对政府和国家负责,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
--——摘编自关晓红《从幕府到职官:清季外官制改革中的幕职分科治事》
(1)根据材料概括淸朝前期和晚期幕府改革所选用人员的身份地位、佐理政务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变化的原因。

(2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机杼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
——[唐]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盛泽镇,在二十都。明初以村名,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迄今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清]乾隆时期编纂的《吴江县志》卷四
(1)徐州朱陈村和苏州盛泽镇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有何不同?(8分)
(2)两则材料各自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哪些时代特征?其可信度如何?(10分)
(3)从经济结构的角度对盛泽镇的特点作一评价。(7分)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0世纪中国的民主化进程艰难曲折。
材料一作为亚洲第一个民主国家,新生的中华民国顺应世界潮流,仿照美国的政治制度,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成功地将国会、选举、多党制、三权分立、言论自由以及共和精神一一引进中国人民的政治生活,并在其后十三年的实践中建立了完整的民主政治运作的基本规则。民初的议会政治虽然屡遭挫折……但它开创的民主政治迄今为止仍是中国人民努力追求的目标。
——林炯如《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是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立过程所体现出来的主要特点。
(2)材料二中的“民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怎样实现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