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亚铁是血红蛋白重要组成成分,起着向人体组织传送O2的作用,如果缺铁就可能出现缺铁性贫血,但是摄入过量的铁也有害。下面是一种常见补药品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该药品含Fe2+33%~36%,不溶于水但能溶于人体中的胃酸:与Vc(维生素C)同服可增加本品吸收。
(一)甲同学设计了以下下实验检测该补铁药品中是否含有Fe2+并探究Vc的作用:

(1)加入新制氯水后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

(2)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变为淡红色,说明溶液中有少量Fe3+。该离子存在的原因可能是(填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A.药品中的铁本来就应该以三价铁的形式存在
B.在制药过程中生成少量三价铁
C.药品储存过程中有少量三价铁生成
(3)向血红色溶液中加入一片Vc片,片刻后溶液血红色褪去,说明Vc有_______性;药品说明书中”与Vc同服可增加本品吸收”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乙同学采用在酸性条件下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的方法测定该药品是否合格,反应原理为。准确称量上述药品10.00g,将其全部溶于试剂2中,配制成1000mL溶液,取出20.00mL,用0.0200mol/L的KMnO4溶液滴定,用去KMnO4溶液12.00mL。
(4)该实验中的试剂2与甲同学设计的实验中的试剂1都可以是______(填序号)。
A.蒸馏水       B.稀盐酸       C.稀硫酸       D.稀硝酸
(5)本实验滴定过程中操作滴定管的图示正确的是_______(填编号)。

(6)请通过计算,说明该药品含“铁”量是否合格(写出主要计算过程)?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探究石蜡油分解制乙烯及乙烯的化学性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亚氯酸钠(NaClO2)是重要的漂白剂,探究小组开展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NaClO2饱和溶液在低于38℃时析出NaClO2•3H2O,高于38℃时析出NaClO2,高于60℃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
(1)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如果撤去D中的冷水浴,可能导致产品中混有的杂质是 __________。
(2)已知装置B中的产物有ClO2气体,则装置B中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装置D中反应生成Na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反应后的溶液中阴离子除了ClO2-、ClO3-、Cl-、ClO-、OH-外还可能含有的一种阴离子是______;检 验该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
(4)请补充从装置D反应后的溶液中获得NaClO2晶体的操作步骤。
①减压,55℃蒸发结晶;②_______;③用38℃~60℃热水洗涤;④_________得到成品。

乙醛能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如果条件控制适当,析出的银会均匀分布在试管上,形成光亮的银镜,这个反应叫银镜反应。银镜的光亮程度与反应条件有关,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在课外活动中对乙醛的银镜反应进行了探究。
Ⅰ.探究银镜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银氨溶液
乙醛的量/滴
水浴温度/℃
反应混合液的pH
出现银镜时间
1
1
3
65
11
5
2
1
3
45
11
6.5
3
1
5
65
11
4
4
1
3
30
11
9
5
1
3
50
11
6
6
1
5
80
11
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只进行实验1和实验3,其探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理当银氨溶液的量为1mL,乙醛的量为3滴,水浴温度为40℃,反应混合液pH为11
时,出现银镜的时间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一步实验还可探索_______________对出现银镜快慢的影响。
Ⅱ.探究对废液的回收处理:银氨溶液放久后会变成氮化银而引起爆炸,直接排放会污染环
境,且造成银资源的浪费.通过查找资料,已知从银氨溶液中提取银的一种实验流程如下:
(4)操作④的方法是把Ag2S和铁粉放到烧杯中加浓盐酸搅拌煮沸,使Ag2S变成银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填编号)。要得到纯净的Ag2S沉淀,需要洗涤沉淀,实验室过滤器中洗涤沉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电化原理也可Ag2S转变为Ag,方法是: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表面生成Ag2S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
①该装置中银器为______极。
②该装置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速率是描述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下面是某同学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的实验。
Ⅰ.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该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已知:S2O32-+2H===H2O+S↓+SO2↑)

(1)为保证实验准确性、可靠性,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前应先进行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除如图装置所示的实验用品、仪器外,还需要的一件实验仪器是______________。
(2)若在2 min时收集到224 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气体,可计算出该2 min内H的反应速率,而该测定值比实际值偏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简述测定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其他方法: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
Ⅱ.为探讨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已知 I2+2S2O32-===S4O62-+2I,其中Na2S2O3溶液均足量)

实验序号
体积V/mL
时间/s
Na2S2O3溶液
淀粉溶液
碘水


10.0
2.0
4.0
0.0
t1

8.0
2.0
4.0
2.0
t2

6.0
2.0
4.0
Vx
t3

(4)该实验进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淀粉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表中Vx==_______mL,比较t1、t2、t3大小,试推测该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2一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常温下它是无色液体,密度2.189.cm,沸点131.4℃,熔点9.79℃,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在实验室中可用下列反应制备1,2一二溴乙烷。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部分固定和夹持装置省略)进行探究实验,以验证产物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当温度迅速上升后,可观察到试管中溴水褪色,烧瓶中浓硫酸与乙醇的混合液体变为棕黑色。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该实验的副反应之一是乙醇会被浓硫酸氧化成C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甲同学认为:溴水褪色的现象不能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其理由是___________。
(3)乙同学经过仔细观察后认为试管中另一现象可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该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4)丙同学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进,只通过观察溴水褪色即可证明乙烯的不饱和性,在I和II之间增加如图所示的装置,则A中的试剂为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B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丁同学通过洗涤、蒸馏等操作对装置II中的l,2一二溴乙烷粗品进行了精制。该洗涤操作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_________

某学生欲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选择酚酞作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
(1)用标准的盐酸溶液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左手把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____________ _ 。
(2)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_______________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溶液
B.滴定前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3)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请将数据填入下面表格的空白处。

滴定次数
待测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
0.1000mol/L盐酸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溶液体积/mL
第一次
25.00



第二次
25.00
1.56
28.08
26.52
第三次
25.00
0.22
26.34
26.12

(4)请根据上表中数据列式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NaOH)=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