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宇宙飞船飞近某一新发现的行星,并进入靠近该行星表面的圆形轨道绕行数圈后,着陆在该行星上,宇宙飞船上备有以下实验仪器:
A.弹簧秤一个; | B.精确秒表一只; | C.天平一台(附砝码一套); | D.物体一个。 |
为测定该行星的质量M和半径R,宇航员在绕行及着陆后各进行了一次测量,依据测量数据可以求出M和R(已知万有引力恒量G).
①绕行时测量所用的仪器为_____(用仪器的字母序号表示),所测物理量为___ .
②着陆后测量所用的仪器为 (用仪器的字母序号表示),所测物理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星球质量M=_______ _____;该星球半径R=_____ _______(用
测量数据表示)
一个量程为 0~300μA的电流表,内阻为1000Ω,再给它串联一个 99000Ω的电阻,将它改装成电压表,改装后电压表的量程为 _ ___V ,用它来测量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时,表盘指针如图,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是 V
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现提供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请思考探究思路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做法是_________。
A.将木板带滑轮的那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
B.将木板带滑轮的那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C.将木板固定打点计时器的那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
D.将木板固定打点计时器的那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2)如图所示是某一次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取计数点A、B、C、D、E、F、G。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 = 0.10s,用刻度尺测量出各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AB=1.50cm,BC="3.88" cm,CD="6.26" cm,DE="8.67" cm,EF="11.08" cm,FG=13.49cm,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_________m/s2,打纸带上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vC=_________m/s。(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3)某组同学实验得出数据,画出a~F图像如图所示,那么该组同学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_________。
(4)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后,要用钩码总重力代替小车所受的拉力,此时钩码质量m与小车总质量M之间应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__。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其中的两个实验步骤是:
(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的位置和两弹簧秤的读数F1、F2和_________。
(2)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结点到达_________,记下此时弹簧秤的读数F′和细绳的方向。
某同学为了研究某压敏电阻的伏安特性,通过实验得到了该压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①该同学所用蓄电池的电动势为6V,还有导线、开关及以下器材:
电流表有两个量程,分别为量程A(0~3A)和量程B(0~0. 6A)
电压表有两个量程,分别为量程C(0~3V)和量程D(0~15V)
滑动变阻器有两种规格,分别为E(0~10Ω,1.0A)和F(0~200Ω,1.0A)
则电流表选量程,电压表选量程,滑动变阻器选规格.(填代号)
②请在答题卡的方框中画出该实验电路图。
下面的表格是“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数据记录:
表1电阻R=15Ω
电压U(V) |
1.5 |
3 |
4.5 |
电流I(A) |
0.1 |
0.2 |
0.3 |
表2电压U=2V
电阻R(Ω) |
5 |
10 |
20 |
电流I(A) |
0.4 |
0.2 |
0.1 |
分析表1数据,可得出结论;
分析表2数据,可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