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为促进渝东南民族地区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重庆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出台《关于加快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每年安排5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其特色
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市人大常委会做出关于批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自治条例》的决定,审议通过《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办法》,并对实
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市政协多次到该地区调研,形成的多项提案被市政府采纳。
材料二 表渝东南民族地区的特色与优势例举
地区 |
特色与优势 |
黔江区 |
小南海地震遗迹景观;畅销重庆的“双绿”牌珍珠兰花茶 |
石柱县 |
黄水国家森林公园;全国黄连优质产品生产基地;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分行授信贷款15亿元 |
彭水县 |
阿依河景区;百万亩草食畜牧基地 |
酉阳县 |
龚滩古镇;中国摆手舞之乡;生产技术成熟的青蒿素制药企业 |
秀山县 |
石堤古镇;花灯歌舞之乡;锰、钒矿深加工基地 |
摘选自:2007年、2008年《重庆年鉴》和《重庆经济年鉴》
(1)结合材料一,谈谈重庆市推动渝东南民族地区发展的做法体现了政治常识的哪些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常识提出发展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应采取的措施。
(3)材料一、二是如何体现唯物论和辩证法道理的?
材料:为了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方便群众快捷出行,2012年8月份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确定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4个国家法定节假日,免收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通行费。2012年国庆节期间,高速公路免费引发了一系列乱象,让“免费”和“堵车”成了这个长假期间最热门的话题。
有专家指出:任何一项政策出台前,需要相关部门深入基层,广泛收集专家、民众意见,充分考虑各种利弊,均衡各方利益,这样制定出来的政策才具有可行性。同时,还需要在多个地方进行试点,在实践中检验政策的可操作性,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假期出行免费政策的推行应该循序渐进,才能真正实现其初衷,更好的服务群众。
分析题中专家的观点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材料:住房是民生的重要部分。面对不断攀升的房价,“十二五”开局之年的2011年,我国政府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对商品房房价进行调控,初步抑制了商品房房价过快上涨的局面,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同时,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央财政安排资金1713亿元,是2010年的22倍,全年城镇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432万套,新开工建设1043万套。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住房难,住房贵”的问题。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我国政府在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时是如何坚持一切实际出发的。
材料:杭州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建设地铁这样的大型工程中,历史积淀的保护,自然引人关注,这一点也引起了温家宝总理的高度重视。温总理对杭州市轨道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要保护好杭州的风景名胜。因此,杭州的地铁建设总体的设计是:在老城区的工程,全部在地下作业;城郊接合部以及农村的,采用高架作业。在地下作业中,针对杭州地质状况复杂、地下水位高的实际,市地铁集团会同全体参建单位,多次组织专家论证,完善施工组织方案,严格施工管理,逐一攻克施工难点、风险点,保质保量地推进了地铁的建设。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杭州地铁的设计与施工体现了唯物论的哪些道理?
价格一直是世界各国政府严加调控的经济指标,保持价格的基本稳定也是我国政府的重要调控目标。为了稳定市场上关系民生的若干商品价格,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台了多项政策稳定物价。
(1)价格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2)国家为什么要对价格严加调控?
财政和税务部总局大幅提高3.0升以上大排量、高油耗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同时降低1.0升以下小排量乘用车消费税税率。围绕调整汽车消费税政策这一话题,同学们开展综合探究学习。
(1)政府调整汽车消费税政策传递了哪些经济信息?
(2)同学们了解到,有专家认为,当前国际油价高位运行、国内能源形势日趋紧张,提高大排量汽车消费税后,大排量乘用车的车价将大幅提高,这会抑制一部分人的消费意愿。
请你分析上述专家观点的经济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