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为了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方便群众快捷出行,2012年8月份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确 定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4个国家法定节假日,免收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通行费。2012年国庆节期间,高速公路免费引发了一系列乱象,让“免费”和“堵车”成了这个长假期间最热门的话题。
有专家指出:任何一项政策出台前,需要相关部门深入基层,广泛收集专家、民众意见,充分考虑各种利弊,均衡各方利益,这样制定出来的政策才具有可行性。同时,还需要在多个地方进行试点,在实践中检验政策的可操作性,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假期出行免费政策的推行应该循序渐进,才能真正实现其初衷,更好的服务群众。
分析题中专家的观点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材料一:莫言是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的作品以民间传说、故事作为文学创作的重要来源,始终以其生长的乡村故土作为叙述的根基与精神家园,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他的创作手法受到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和美国南方作家福克纳的影响;其作品内容关注中国农民命运,闪烁着人性光芒,表达了全人类的共同情感。他的许多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瑞典等多国文字,赢得了世界文坛的认可。
材料二:中国的传统文学作品成为了莫言创作的宝库,广袤国土上的风土人情是莫言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正如诺贝尔委员会给莫言的颁奖词及相关评论所言:“莫言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分析莫言获奖对我国文学创作的启示。
(2)结合材料二,运用“我们的中华文化”知识说明莫言文学创作成功的原因。
近年来,校园文化建设得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某中学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电视网、黑板报等载体,创设浓厚的德育教育氛围,来点燃学生的激情,净化学生的心灵,完善学生的人格。该校还通过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等主题活动,努力营造积极、健康、蓬勃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自2012年以来,“机器换人”已成为浙江省推进工业转型、经济提升的战略举措。
材料一:表、2009~2011年浙江用工缺口和人均工资成本
年份 项目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用工缺口(万人) |
307.2 |
478.8 |
701.1 |
人均工资成本(元/年) |
27480 |
30650 |
35731 |
图:2012~2014年浙江经济发展相关情况
注:2011年和2014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幅分别为3.8%、6.7%。
材料二:为了推进“机器换人”战略,2014年浙江S市确定十家企业作为试点,提供700万元的财政补助,尝到了甜头的企业形成了强大的示范带动效应。同时该市启动了宣传推广“机器换人”活动,通过大数据引擎及时汇总并发布全省实施“机器换人”企业的相关数据。2015年春节后,该市绝大多数企业主动咨询“机器换人”的相关政策及服务,实现了“要我换”到“我要换”的转变。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国家财政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关知识,阐述实施“机器换人”战略的道理。
材料一:在河北承德普陀宗乘之庙的碑亭里,竖立着《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这块巨大的石碑。碑文记叙了土尔扈特蒙古部族在远离140多年后,经过万里跋涉,重返祖国的过程。
材料二:在中华文化中,“克勤于帮,克俭于家”、“业广唯勤”、“天道酬勤”,强调了勤劳是一切事业成功的保证,是持家立业的传家宝,是兴国立邦之本。“不畏强御”、“勇者不惧”,讲的是要求人们面对艰难和强暴,要有无所畏惧的精神。
材料三:“夸父逐日 ”、“大禹治水”、“愚公移山”、 “精卫填海” 等典故体现了中华民族永无止境、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
(1)上述材料分别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什么内涵?
(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经历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
(3)有人说:“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近年来,全国各地学校都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旨在树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引导学生参与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生活,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宁波市一中学的校园文化节拉开帷幕 。文化节活动是同学们精神凝聚、智慧整合、能力展示和素质提升的过程。此外,学校每年还举办体育节、艺术节、英语周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为校园增添了文化气息,也营造了团结、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说明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依据。
(2)作为中学生,谈谈你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