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学课中,老师曾讲过“水果电池”,激发了某同学对苹果导电性能的探究:
(1)你认为苹果的导电性能可能与苹果的哪些因素有关?你的猜想是 。
(2)下表是该同学用伏安法,在一定电压下研究苹果的形状、甜度和通过的电流的实验数据:根据表中信息,把能得出的探究结论写出两条填写在横线上。
|
苹果1一般甜 |
苹果2较甜 |
苹果3很甜 |
完整 |
100(µA) |
200(µA) |
300(µA) |
削了皮 |
100(µA) |
200(µA) |
300(µA) |
切掉一部分 |
100(µA) |
200(µA) |
300(µA) |
结论一: ;
结论二: 。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前后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物质 |
初始温度/℃ |
加热时间/min |
最后温度/℃ |
水 |
20 |
6 |
45 |
食用油 |
20 |
6 |
68 |
(1)实验中,需要取 (选填“质量”或“体积”)相同的水和食用油装入两个相同的烧杯进行加热.
(2)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分别给水和食用油加热6min后,发现水升高的温度比食用油升高的温度低,而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在此实验中,若要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的温度相同,则要继续给 (选填“水”或“食用油”)加热一段时间,待两者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4)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水的吸收能力比食用油 (选填“强”或“弱”),在物理学中,物质的这种吸热能力的大小可用物理量 来表示.
小明同学利用相同质量的海波和松香进行了固体熔化过程的实验探究.在加热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小明测出了多组数据,并绘制出了海波和松香的温度﹣时间变化图象,如图所示.
(1)由图象可知,在海波和松香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它的熔点为 ℃;在熔化过程中它需要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2)在第6分钟时,海波处于 状态(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
某同学在研究影响物质吸热多少的因素的实验时,得到如下数据
物质 |
次数 |
质量(kg) |
升高温度(℃) |
吸收热量(J) |
水 |
1 |
0.05 |
10 |
2100 |
2 |
0.05 |
20 |
4200 |
|
煤油 |
3 |
0.10 |
10 |
4200 |
4 |
0.05 |
10 |
1050 |
(1)分析第1、2两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升高不同的温度所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2)分析第1、3两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质量的相同物质 所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3)分析第1、4两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所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某实验小组在进行“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
时间t/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温度T/℃ |
90 |
92 |
94 |
96 |
97 |
98 |
99 |
99 |
99 |
99 |
(1)小明观察到同学们测水温的操作图有如图1所示四种,你认为正确的是
(2)图3中所示的温度是 ℃
(3)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2中a、b所示,则图中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中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选填“a”或“b”)
(4)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是 ℃.实验得到的结论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有差异,其原因可能是此时液面上的气压 一个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4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象.
某组同学在研究小车沿斜面运动时的速度变化,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开始时把小车放在斜面的顶端.
(1)本实验的原理公式是 .实验时把金属片放在斜面的底端,用 测出斜面的长s1=1.20m,又用 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达底端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6s.那么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 m/s.
(2)把金属片移到斜面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中点处的时间t2=4s,那么小车在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m/s;
(3)小车在斜面下半段的路程s2= m.所用时间t2= s,则小车在这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v= m/s.(保留两位小数)
(4)根据以上数据可知,小车的运动速度越来越 ,小车做 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