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用以下实验装置“探究从斜面上下滑的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让木块分别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下滑,最终静止在与斜面相接的水平木板或铺上棉布的木板上。用刻度尺测量每次开始下滑时的高度h和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s,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
水平板面材料 |
高度h/m |
水平距离s/m |
1 |
木 板 |
0.20 |
1.00 |
2 |
木 板 |
0.40 |
2.00 |
3 |
木 板 |
0.60 |
3.00 |
4 |
铺上棉布的板 |
0.20 |
0.50 |
5 |
铺上棉布的板 |
0.40 |
1.00 |
6 |
铺上棉布的板 |
0.60 |
1.50 |
(1)分析1、2、3次实验可得:木块在木板上滑行的水平距离s与在斜面上释放时的高
度h的关系式为s=" " ;
(2)比较1与4,2与5,3与6次实验可得:在斜面上释放的高度相同时,木块在水平
板面上滑行的距离与 有关;此实验过程中用到的物理探究方法是 。
(3)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
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两位同学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某次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实验中需要使用的测量工具是 、 ;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
(3)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1= m/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 m/s.(每格为1s)
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上升到80℃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4min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1)常用温度计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的.
(2)从表格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
(3)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甲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t/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T/℃ |
80 |
84 |
88 |
92 |
96 |
96 |
96 |
96 |
(4)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的沸点不到100℃,你认为原因是:该地气压比标准气压 (低或高)
(5)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规律是:不断 热,但温度 .
(6)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是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形成的.
(7)小明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乙(a)、(b)所示,则图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
小明做了如下实验:照图那样,让一束光沿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射到直边上,可以看到一部分光线从玻璃砖的直边上折射到空气中,此时折射角 入射角,另一部分光反射玻璃砖内.逐渐增大光的入射角,将看到折射光线离法线越来越 ,而且越来越弱,反射光越来越强.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 光线就消失了,只剩下 光线.他把这个发现与小刚进行了交流,最后他们去请教老师,老师告诉他们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折射角变成了90°时的入射角,叫临界角.他又用水进行了实验,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1)根据小明和小刚的探究,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或“×”)
①当光以任何角度从玻璃射到空气中时都能发生全反射 ;
②当光从空气射到水中时,也会发生全反射 .
(2)根据上面小明的探究和已经学过的知识,请你总结一下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
① ;② .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
试验次数 |
入射角 |
反射角 |
1 |
30° |
30° |
2 |
40° |
40° |
3 |
50° |
50° |
(1)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 入射角.
(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 内,此时,在纸板B上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 方向射出.
(4)实验中,小明无意中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那么,镜中的像是正立、 的 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