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军国主义妄图独占中国由来已久。……明治维新以后七十余年,日本发动和参加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其中大多数是侵华战争。……
——江泽民《在首都各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新华社北京4月21 电)外交部副部长牵肇星今天紧急召见日本驻华大使阿南惟茂,奉命就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今天参拜靖国神社(祭祀明治维新以后历次战争中死亡军人的场所。神社内供奉着明治维新以来约250万日本军人的牌位,其中包括东条英机等14名二战中甲级战犯)一事向日本提出严正交涉。
——《人民日报))(2002年4月22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的有关知识,概括指出“明治维新以后七十余年”日本参加和发动的一系列侵华战争。    5分
(2)指出材料二中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的实质及其给中日关系带来的严重影响。5分
(3)综观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发展中日两国持久和平友好关系的认识。 5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世纪以来,国联和联合国的建立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联)最初只有23个成员国,以后逐渐增多,德国和苏联先后于1926年和1934年加入,埃及于1937年加入,是最后一个参加国,成为第63个成员国。积极鼓吹创建国联的美国始终没有参加这一组织。……按照(国联)盟约规定,……所有决议必须全体一致表决通过。——余伟民、郑寅达《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的世界史》
材料二在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中,联合国由51个成员国发展为184个。它致力于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的建设,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方面,它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黄安年《当代世界五十年(1945—1995)》
材料三它(联合国)通过提供保持友好关系的媒介,帮助防止了大国间的全面战争。它已制止了不涉及大国重大利益的印度尼西亚、以色列和克什米尔这些地区的战争。但是,它未能阻止朝鲜、阿尔及利亚、埃及和越南的一系列局部战争即“灌木林火”战争。……尤其在欧洲大陆,联合国被证明几乎是软弱无力的。……同国联一样,联合国的主要困难在于:在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中,它能提供一台解决争端的机器,但却不能下令使用这台机器。——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请回答:
(1)历史学家黄安年认为,国联从诞生起就缺乏权威性和对会员国的约束力。结合材料一,说明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2)根据材料二,概括联合国的主要特点。上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哪些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作者对联合国的作用是如何认识的?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10分)明清时期,一些有批判精神的学者再一次开创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思想活跃的局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宗羲的政治学说以“二帝三王”之美好时期为逻辑起点。然后揭露和批判“三代”以降诸多“为天下之大害”的暴君统治,最后以一一恢复“三代祖治”为救世之道作为逻辑终点。……对“三代”的理想寄托和精神诉求是儒学的传统,是儒学的历史观,它的实质是一种道德理想主义。但是,与其说黄宗羲的政治理想也是一种道德理想主义,毋宁说儒学的道德理想主义是黄宗羲政治思想的“隐形结构”或“潜文本”。——程志华《儒学民本思想的终极视域——卢梭与黄宗羲的“对话”》
材料二 “圣人之所以为学者,何其平易而可循也,故曰‘下学而上达’……今之君子则不然,聚宾客门人之学者,数十百人……而一皆与之言心言性,舍多学而识,以求一贯之方;置四海之困穷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是故性也,命也,天也,夫子之所罕言,而今之君子之所恒言也。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辨,孔子孟子之所恒言,而今之君子所罕言也。”——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黄宗羲政治理想的基本内容。
(2)根据材料二指出,顾炎武认为当时的主流思想界存在什么问题?为此,顾炎武提出了什么主张?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明清时期出现的进步思想与传统儒学之间的关系。

城市的发展始终与社会经济紧密相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试看(春秋时期)列国都城在地图上的分布很容易发现它们的一个共同点:它们都邻近河流;以现在所知,几无例外。一部分固然因为交通的便利,一部分也因为河谷的土壤比较肥沃,粮食供给比较可靠。城的作用在保卫,贵人的生命和财富和祖先神主的保卫。……城郭的入口有可以升降的悬门,城门时常有人把守,夜间关闭。——张荫麟《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影响春秋列国建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材料二开封城的街巷结构截然不同于长安,他的四条御街与东西南北四个城门相连,此外还有东西向的横街,以及南北向的直街,互相连通成街巷网络,把商业区与居民区交织在一起。在许多交通便利的街巷中,都有繁华的“街市”,行市、酒楼、茶坊、食店、瓦子(娱乐场所)等连成一片,形成摩肩接踵、昼夜喧阗的商业长廊。……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其中六百四十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别属于一百六十行,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2)根据材料二,概述北宋时期开封城商业功能的新发展。
材料三自1759年起,广州成了唯一的通商口岸,对于夷商的管制更严,勒索更重,夷商的不平更甚。他们除非不与中国贸易,否则唯有听从广州官府及行商的摆布……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广州成了唯一的通商口岸”与当时哪一政策直接相关?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政策。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加米涅夫、季诺维耶夫等是苏联第二代领导核心,斯大林认为,长期执行新经济政策“会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季诺维耶夫则将新经济政策解释为“有条件的新经济政策”,即:限制市场经济的发展。
——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材料二
1964年10月13日,赫鲁晓夫被自己的同事赶下台。他没有抗争,说了这样一番话:“我们之间的关系,领导作风都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难道有谁能设想,我们能向斯大林说:我们不想要他,并建议他辞职吗?那我们会死无葬身之地。现在一切都不同了。恐惧消失了,谈话可以在平等基础上进行。这是我的功绩。”
——王斯德等《苏联兴亡史》
材料三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在历史上也确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随着苏联经济向效益型和质量型的纵深发展对经济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提出更高要求时,它就以其僵化、专制的一面,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及戈尔巴乔夫以前的苏联其他领导人虽然也在局部领域进行过这样或那样的改革,但都由于教条主义的束缚,而只限于浅层次的调整与变革,没能触动原有经济体制的根基。结果是,传统的体制弊端非但没能得到消除,反而不断加强。
——向文化《世纪末的思考》
(1)概述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依据材料一,分析新经济政策被取消的原因。
(2)指出材料二中赫鲁晓夫所说的 “恐惧消失了”的含义。
(3)材料三是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的?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历程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又有何启示?

儒家思想在不同时代都曾发生相应历史变化。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四方正,远近莫敢不壹于正……《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司马迁《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天下之事,千变万化,其端无穷,而无一不本于人主之心者,此自然之理也。故人主之心正,则天下之事无一不出于正;人主之心不正,则天下之事无一得由于正。
——朱熹《朱文公文集》卷十一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子发展儒学的具体表现。
(2)依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
(3)结合材料一、二,简要分析朱熹的观点和董仲舒有何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熹对儒家干预政治提出的具体要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