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甲、乙两图,甲图中P地常年受某风带的影响。据此回答:图中P地气候类型属于
A.地中海气候 | B.温带海洋性气候 |
C.温带季风气候 | D.热带草原气候 |
关于乙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E→F→G→H自然带更替表现为垂直地带性分异 |
B.E处山地雪线高度低于G处 |
C.E、G两处都是多雨区,但降水类型不同 |
D.F、H地貌景观不同,主要原因是蒸发量不同 |
若此时甲图所示北部地区受乙图中“三圈环流”的F控制,则
A.N地受西风影响,温暖湿润 | B.N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
C.海洋上等温线向南凸出 | D.海洋上等温线向北凸出 |
智利当地时间2010年10月13日晚21时55分,33位矿工在智利圣何塞铜矿深达700余米的矿井中被困69天后,全部以良好的状态平安升井,备受瞩目的智利圣何塞铜矿矿难大营救圆满结束。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下列地点煤矿能够露天开采且比较安全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从矿难成因上看,图中a、b两处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 |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
图中右图表示巨蟒出山风景,它是江西三清山标志性景观,海拔1200余米,相对高度128米,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左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属于左图中的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该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有
①岩浆侵入 ②地壳运动 ③外力作用④火山喷发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图为欧洲1月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图中丁地的气温最有可能是
A.-1℃ | B.3℃ |
C.7℃ | D.9℃ |
图中甲、乙、丙三地等温线出现了较大的弯曲,下列原因解释不正确的是
A.洋流 | B.地形 |
C.海陆差异 | D.自然带差异 |
图为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若该地等压面弯曲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则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A地温度高,气压低 | B.垂直方向气流:A处上升,B处下沉 |
C.B地温度低,气压高 | D.水平方向气流:由A流向B |
若A位于海洋,B位于陆地,则此时
A.为白天,吹海风 | B.为白天,吹陆风 | C.为夜晚,吹海风 | D.为夜晚,吹陆风 |
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加快了海洋污染物的净化速度,缩小了污染范围 |
B.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主要是受寒流影响 |
C.秘鲁沿岸寒暖流交汇处,形成世界著名的渔场 |
D.促进高低纬度之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