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城市只有一个,1851年达到十三个;1851年,十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七个。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初步实现城市化。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迅速地变为工业人口。当时推动城市发展的因素包括 ( )
①农业发展,流动人口增多 ②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工厂制日益普及
③内燃机驱动的火车和轮船的发明 ④市场不断扩大,商品经济日益繁荣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
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 B.争取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 |
C.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 D.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 |
“ 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史学家胡绳语),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这场“现代化”运动的主要功绩是
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 B.把思想宣传转化成了爱国实践 |
C.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 D.起了重要思想启蒙作用 |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有许多来自法国的志愿者参加了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战争,他们回国后受到热烈欢迎。当凯旋的志愿者们无比兴奋宣传美国时,也预示着法国将有一场巨变发生。”这一“预示”的主要依据是
A.启蒙思想的成功示范 |
B.法国社会矛盾激化 |
C.法国“巨变”有了革命骨干 |
D.法国“巨变”有了美国的外援 |
伊索克拉底说:“雅典已使‘希腊人’一词不再表示一个种族,而表示一种精神面貌。”下列能够体现雅典人“精神面貌”的是
①漫长的海岸线,风光旖旎②泽被后世的法律
③集体管理的民主制度④个人主义精神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③④ |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况 | B.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 |
C.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 | D.当时常有诸侯“不朝”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