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曲线表示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图2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Ⅱ3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
(1)据图1分析:
①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是 。
②染色体异常遗传病风险在出生后明显低于胎儿期,这是因为 。
(2)图2中甲病为 遗传病,乙病为 遗传病。若Ⅲ9与Ⅲ12结婚,生育的子女患病的概率为 。
(3)目前已发现的人类遗传病有数千种,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 。如果进行染色体分析,通常选用处于 (时期)的细胞,主要观察染色体的 。
如图所示的是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表中数据是在适宜(恒定)温度条件下,改变灯源与烧杯距离测得的金鱼藻放出的气泡数,如下表所示,请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或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若将灯与烧杯间的距离固定在15cm处,温度适宜,光照较长时间后发现产生的气泡数逐渐减少。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溶液中
▲,导致▲消耗减少,从而抑制了光反应。
(3)从表中数据估计,呈现如右图量变关系时的灯与烧杯间的距离为▲cm。
(4)金鱼藻细胞内合成蛋白质所需要的直接能源物质,其产生部位是
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气,其催化活性可用如下方法测定:用打孔器将滤纸制成小圆片,浸泡在含酶的过氧化氢缓冲液中,实验开始时,小圆片沉降在溶液底部,但后来会浮出液面,记录小圆片上浮时间,用反应速率来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活性。为研究底物浓度对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在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中重复进行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
(1)小圆滤纸片进行到一定时间后开始上浮的原因是▲。
(2)实验中过氧化氢溶液用缓冲液的目的是▲。
(3)据图中曲线描述底物浓度与过氧化酶催化活性间的关系▲。
(4)当底物浓度超过140mol•L-1时,反应速率不再加快的原因是▲。
(5)若要研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则实验的变量由▲调整为▲,根据▲原则,各组实验的其他条件应保持一致。
下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请据图完成问题。
(1)图A属于▲(填“植物”或“动物”)细胞,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2)图A中③的功能是对蛋白质进行▲。
(3)图A中⑥是细胞内合成▲的场所。
(4)图A中⑤与细胞进行▲有关。
(5)图B中⑥⑦⑧的名称分别是:[⑥]▲、[⑦]▲、⑧▲。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曾从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有限公司272箱美味源金唛桂林辣椒酱中检验出含有“苏丹Ⅰ”成分。“苏丹Ⅰ”型色素是一种人造偶氮苯类化学制剂,在人体内可形成二苯胺,二苯胺具有强烈的致癌性,全球多数国家都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苏丹Ⅰ”会导致鼠类患癌,癌变部位具明显的肿块,它在人类肝细胞研究中也显现出可能致癌的特性。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苏丹红作为生物组织染色剂,用它对大豆子叶染色镜检,可被染色的成分或结构是(▲)
A.多糖 | B.蛋白质 | C.油滴 | D.核酸 |
(2)利用苏丹Ⅲ或苏丹Ⅳ对(1)中的答案选项进行染色时的颜色反应分别是▲。
(3)为了证明“苏丹Ⅰ”具有强烈的致癌性,某学校课外小组的同学做了一个实验:
实验课题名称:▲。
材料用具药品:生长状况一样的健康小白鼠12只;“苏丹Ⅰ”;解剖盘;解剖剪;放大镜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两组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饲养;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
预期结果及结论:▲。
Ⅰ.下图表示夏季晴朗无云的某天,温室中某种植物二氧化碳吸收和释放速率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24小时内,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是____________点所对应时刻。
(2)在24小时内,植物内积累有机物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__点所对应时刻。
(3)在一天内,植物积累有机物量等于________________。(用图形面积表示,如SOABC)
(4)在一天中,叶肉细胞叶绿体中C5含量最高的是图中的__________点所对应的时刻。此时,如果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措施,既可提高光合产量,又可降低C5含量。分别于E、G两点对应的时刻,取该植物相同部位的叶片制切片,经碘液染色,观察叶肉细胞的颜色。上述操作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 _______。经改进,实验结果是E点比G点颜色__________(深、浅)。
II.⑴玉米植株的性别由两对基因(B、b和T、t)控制,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与性别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①选择多株基因型相同的雄株作父本,多株基因型相同的雌株作母本,杂交后代植株的性别仅有雄株和雌株两种,且比例各占50%,则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为。
②将基因型为BbTt的玉米植株去雄后,授以bbTt玉米植株的花粉,杂交得到的后代植株的性别及比例为。
③让基因型为BbTt的玉米植株作亲本,自交得到F1代,让F1代植株中的雄株和雌株玉米杂交,则产生的F2代中雌性玉米植株占的比例为。
⑵某同学用纯合有色饱满籽粒的玉米与无色皱缩籽粒的玉米杂交,F1全部表现为有色饱满。F1自交后,F2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有色饱满73%,有色皱缩2%,无色饱满2%,无色皱缩23%。(实验条件与操作均符合要求,后代数量足够多)
①该同学据此判断,上述两对性状的遗传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依据是。若欲进一步验证这一判断,最好选择表现型为的玉米与F1植株杂交。预测结果是。
②F1自交后,F2代产生了少量的有色皱缩和无色饱满玉米,从减数分裂的角度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细胞学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