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第一次南巡到曲阜时,曾向孔庙行三跪九叩之礼,亲书“万世师表”悬于大成殿上。这说明
①康熙善于学习和创新 ②康熙尊重汉族文化传统
③“尊孔”利于清朝统治 ④康熙注意加强民族团结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理论上讲,……作为雅典公民的男子不能与外国女子结婚,不管她们是出身于雅典盟国的贵族之家,还是居住在当地的迈提克(官方对外来移民的称呼)。”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雅典明确禁止雅典公民同外国人结婚 |
B.雅典传统对公民资格的规定 |
C.同外国人结婚的公民不能担任重要官职 |
D.雅典人仇视外国女性 |
一位学者写道:“1976年毛泽东逝世以后,……毛(泽东)的继承者们发起了一场‘现代化’运动,它不仅采取了以前被指责为‘修正主义’的措施,而且还沿着这条‘修正主义’的道路继续走下去,走到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对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A.材料中的“修正主义”指的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 |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
C.发展市场经济绝不等于背离社会主义道路 |
D.要时刻把反对“修正主义”放在首要位置 |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只有这种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才称之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才宣布‘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中的政纲……基本上相同。”材料中的“政纲”指的是
A.中共的最高纲领 | B.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 |
C.中共三大通过的宣言 | D.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 |
明朝官员章懋不满当时浙江盛行的一些现象:男子成年后另立门户的习俗因此造成家庭成员为争家产而不和;婚嫁谈判时讲价还价的习俗,连适当的规矩也不顾了;葬礼要请和尚念经,大摆筵席,大肆挥霍的习俗,以至忘记葬礼本身是悲痛的事。其所描述的现象共同表明
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观念 |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传统观念崩溃 |
C.经济发展助长了奢侈观念发展 |
D.专制制度趋于衰落,地方势力发展 |
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 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 |
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 | 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