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表一:近七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单位:万人)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预计)
340
408
495
559
611
631
650

注: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大约在900万个左右,每年新增就业人员约1000万,2009年还有150万大学毕业生等待就业。
表二:某市2010人才供需对比

学历
硕士及以上
本科毕业生
大专毕业生
用人单位需要情况
19%
48%
33%
劳动力的供给情况
17%
57%
26%

表三:对3000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调查情况

首选地
沿海发达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和北部地区
72.8%
 
25.2%
 
2%
首选
职业
白领行业
 
蓝领行业
 
新兴行业
71%
 
27%
 
2%

材料二:北京市海淀区唐家岭村的简陋民房中,聚居着一群上班无岗或收入较低的大学生,他们被称为“蚁族”。他们大都坚守着自己的理想,但也不得不面临就业难的现实,有人因此戏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蚁族”宁愿挤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也不愿到中小城镇或者农村就业,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全国政协委员严琦认为,“蚁族”多数觉得在大城市的机遇多、发展空间大,在中小城镇或农村可能荒废人生。
材料三: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0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我国要把促进就业作为发展的优先目标,实施有效就业政策积极开发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充分就业
(1)材料一中的表格分别反映了我国就业状况的哪些特点?
(2)请结合上述材料与表格,为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提出合理的建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目前,我们要大力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材料二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状况比较表

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不到30%;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4%。
(1)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谈谈解决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2)指出表中(含注)显示经经济信息。运用相关经济知识,简要说明推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材料一 2010年10月15-18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随后,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朝定田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中华人民共和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2011年3月,《草案》提交十一届全圆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向十届全国政协四次会议征求意见;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在全国实施。
材料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十二五”时期必须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诈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材料三四川是以“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为最大省情的西部大省,在“十一五”期间,累计用于民生保障方面的财政支出迭8578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8倍,扎实推行了一系列“民生工程”,让各个阶层的老百姓都感受到了生活质量的提升。伴随着“十二五”开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展开,四川省委省政府表示将继续深入推进氏生工程,并已明确把“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写入该省“十二五”规划,让我省9000万百姓日子越过越舒心。以 2011年为例,四川省十大民生工程预计总投资840.8亿元,内容包括就业促进、扶贫解因、民族地区帮扶、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文化体育等10个大项、56个分项。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在我国作出重大决策过程中的作用。
(2)上述材料中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做到的“五个坚持”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3)“十二五”时期,我国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结合材料三,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上述系列惠民措施对扩大消费的作用。

某校高二年级的同学就“扩大消费需求”做了专题调查,最后了解到如下情况: (1)2009年我国实施鼓励消费的政策,全年汽车销售1364万辆,增长46.2%;商品房销售9.37亿平方米,增长4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6.9%,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2010年中央财政着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运用生产与消费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着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4分)
(2)同学们了解到:2010年中央财政着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继续提高农民收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部分优抚对象待遇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增强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消费能力。
结合政治生活说明我国政府特别关注提高广大中低收入者的消费水平的原因。(4分)
(3)扩大消费需求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同学们在调查的同时又意识到要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
结合经济生活的知识谈谈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4分)

为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逐步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继2010年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的“国十条”今年年初国务院又再次研究部署八项措施强化房地产市场调控,即“新国八条”。具体内容如下: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调整完善相关税收政策及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严格住房用地供应管理;合理引导住房需求;落实住房保障和稳定房价工作的问责机制;坚持和强化舆论引导,防止虚假信息或不负责任的猜测、评论误导消费预期;对制造、散布虚假消息的要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
(1)请回答:国家为什么要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2)材料中遏制房价飞涨的措施是如何体现国家宏观调控的?

某市教育行政部门认真听取该课题组的建议,并就阅读课时安排、图书馆开放、图书质量等作了布置与检查。此信息反馈到课题组后,同学们十分兴奋,觉得自己虽然是中学生,但也可以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为市教育局科学决策提供帮助。
结合材料,谈谈中学生积极建言献策有何重要的意义。(6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