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学者在评价中国17、18世纪时的科技时强调:“在中国,技术的发展跟不上科学的发展,它在原地踏步。出现这种状况的一个主要原因无疑是中国的□□□,不必发明机器来节省人力。它是由地方性的人口过剩产生的贫穷的永久性受害者。”根据该学者的观点,你认为空格部分最合适的内容应该是                                                               

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B.人力资源太过丰富
C.专治体制腐朽僵化 D.商业发展缓慢迟滞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是
①世界银行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③关贸总协定④联合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在中国历史上,曾推动秦国走向强盛的重农抑商政策,到了清末却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中外历史上与此类似的经济政策还包括
① 美国实行的自由放任政策② 列宁提出并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③ 斯大林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④ 中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0世纪中期,美国财政部长福勒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与这句话相关的是

A.《关税贸易总协定》签署 B.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C.乌拉圭回合谈判启动 D.“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二战”后,苏联建设中出现大量问题的根源在于

A.农、轻、重比例失调 B.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C.个人崇拜有增无减 D.民主法制遭到践踏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B.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D.加强无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