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是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你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是
①用楷书字体抄写《论语》 ②利用祖冲之的割圆术计算圆形池塘边的长度 ③带朋友去看杂剧 ④借助官方编定的《黄帝内经》医治病人
A.③ | B.②③ | C.②④ | D.全部无法享受 |
1972年2月1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3月6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设计者用汉字“友”把画面切割成五块:尼克松与毛泽东、周恩来的会面,尼克松一行参观长城、观看芭蕾舞《红色娘子军》,Nixon’s China Odyssey(尼克松的中国奥德赛之旅)。作者的设计意图不可能是
A.尼克松与毛、周成为政治挚友 |
B.中美最高层终于打破坚冰开始交往 |
C.尼克松访华是一次冒险、开拓之旅 |
D.尼克松的访华具有划时代意义 |
在学习《打开外交新局面》后,某班同学对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一些重大事件的发生提出了一些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
B.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C.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承认了一个中国的原则 |
D.中美关系的改善和中日建交使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
1963年11月4日,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在记者招待会上曾说:“如果赤色中国人表示希望同美国,同它周围的国家和平共处,那么很明显,美国会重新估计它的政策。我们并没有和一项敌视中国的政策结下不解之缘。”肯尼迪的讲话说明
A.美国改变了对中国的政策 |
B.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只是临时性的 |
C.古巴导弹事件影响了美国的对华政策 |
D.美国政府的对外政策主要是由总统决定的 |
下列事件中,突出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破产的是
A.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与合法权利得到恢复 |
B.1955年,亚非国际会议后,中国同更多的亚非国家建交 |
C.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双方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 |
D.1978年,中日双方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
1949年艾奇逊致杜鲁门的信中说:“在不久的过去,外国之企图控制中国……我们的援助与鼓励,曾帮助他们抵抗。但是这一次,外国的控制遮掩在一个广大而热烈的运动的外表后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援助一直无效。”这里他①承认美国控制中国的企图②表明美国扶蒋反共反苏的立场③要求加大对国民政府的支持力度④主张维护美国在华利益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