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2L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气体A和b mol气体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xA(g)+yB(g)pC(g)+qD(g) 已知:平均反应速率
;反应2 min时A的浓度减少了a/6 mol/L,B的物质的量减少了
mol,有a mol D生成。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2 min内,VA= ,vB=
(2)化学方程式中,x= y= p= q=
(3)反应达到平衡时,D为2a mol,则B的转化率为
(4)如果只升高反应温度,其他反应条件不变,平衡时D为1. 5a mol则该反应的
△H 0;(填“>、<或-”)
(5)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变为1L,进行同样的实验,则与上述反应比较:①反应速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_
②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
(1)可用于提纯或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有:
A.过滤 | B.结晶 | C.蒸馏 | D.萃取 E.蒸发 F.加热等,请选择适合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把相应字母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
①除去石灰水中悬浮的CaCO3颗粒;
②分离沸点不同但又互溶的液体混合物;
③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
④提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2)请写出提纯下列物质的试剂或方法,中括号内的为杂质。
①NaCl [Na2CO3]②KCl [KClO3]
③Cu(NO3) 2 [CuSO4]④CO[ CO2 ]
分别设计实验,用最佳方法证明明矾溶于水发生的下列变化。
提供的药品和仪器有:明矾溶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试纸、氢氧化钠溶液、酒精灯、聚光束仪。
(1)证明明矾发生了水解反应。
(2)证明其水解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
(3)证明生成了胶体溶液。
根据下列变化关系:
请填空:
(1)A物质的名称________,B溶液为_________,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④、⑥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中标明反应类型。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吊白快化学式:NaHSO2·CH2O·2H2O ,白色块状或结晶性粉粒,溶于水,为一种化工原料。在水中吊白块能水解生成甲醛和次硫酸氢钠(NaHSO2结构 Na+[O-S-O-H ]-)。不法分子常利用其泡制腐竹、水发食品等。添加了吊白块的食品除甲醛毒性外,残存的NaHSO2在烹调中会产生剧毒二氧化硫,导致呼吸道过敏,严重伤害人体健康。
(1)工业上生产吊白快的反应原理可用以下两个方程式表示:
_Zn+_NaHSO3→_Na2S2O4+_Na2Zn(SO3)2+_H2O
Zn+ZnS2O4+2Na2CO3+2CH2O+6H2O→2(NaHSO2·CH2O·2H2O)+2ZnCO3↓+2NaOH
配平第一个方程式并指出硫元素在两个反应中化合价变化。
(2)次硫酸氢钠可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试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吊白块能保鲜防腐是利用了,能漂白有色物质是利用了。
2011年5月,台湾传出“毒饮料事件”,一些厂商在饮料中违法添加了“塑化剂”,食品塑化剂事件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常用塑化剂的学名“领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化学式为C24H38O4,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有毒。常用作各种塑料制品的工业添加剂,不可食用。可是黑心业者为了牟取暴利,竟然将其添加到多种饮料、果冻、果酱和方便面等食品中。若长期食用此类食品可能对生殖系统、免疫系统造成伤害,大量摄入还可能致癌。
请分析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塑化剂的两条物理性质;
(2)下列做法,可以使我们远离塑化剂的是;
①少喝各种饮料,日常饮水以白开水为主
②经常吃方便面、面包等速食食品以适应我们快节奏的生活
③尽量少用塑料制品直接接触热的、含油脂的食物
④呼吁政府完善食品安全监督检验机制,严惩不法黑心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