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台湾传出“毒饮料事件”,一些厂商在饮料中违法添加了“塑化剂”,食品塑化剂事件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常用塑化剂的学名“领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化学式为C24H38O4,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有毒。常用作各种塑料制品的工业添加剂,不可食用。可是黑心业者为了牟取暴利,竟然将其添加到多种饮料、果冻、果酱和方便面等食品中。若长期食用此类食品可能对生殖系统、免疫系统造成伤害,大量摄入还可能致癌。
请分析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塑化剂的两条物理性质 ;
(2)下列做法,可以使我们远离塑化剂的是 ;
①少喝各种饮料,日常饮水以白开水为主
②经常吃方便面、面包等速食食品以适应我们快节奏的生活
③尽量少用塑料制品直接接触热的、含油脂的食物
④呼吁政府完善食品安全监督检验机制,严惩不法黑心业者
从煤和石油中可以提炼出化工原料A和B,A是一种果实催熟剂,它的产量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B是一种比水轻的油状液体,B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_______,B的分子式_______。
(2)与A相邻的同系物C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
(3)B与浓硫酸与浓硝酸在50~60℃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 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
下图是化学必修2第64页配图(氢原子已省略),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属于烯烃类的有(填编号);
(2)写出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H的分子式__________;
(3)指出上图有机化合物中官能团的名称;
(4)A和C的关系是;
(5)D与G的关系是;
(6)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有、(至少答两种原因)
现以淀粉或乙烯为主要原料都可以合成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2CH3CHO+O2
2CH3COOH)
(1)A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其中③的反应类型是;
⑥的反应类型是;
(2)写乙烯的电子式:乙烯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_______________ ; 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把除去氧化膜的铁丝投入到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产生氢气的速率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图中t1~t2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t2~t3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2)甲、乙、丙、丁是四种短周期元素,乙原子中K层与M层电子数相等;甲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乙原子核外电子数少1;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丁原子核电荷数比丙原子核电荷数多2。请回答:
①甲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②乙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③丙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为;④甲与丁两种元素可组成的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3)某元素R,它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阴离子是RO4ˉ,则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是。
(7分)现有7瓶失去标签的液体,已知它们是有机试剂,可能是:①乙醇、②乙酸、③苯、④乙酸乙酯、⑤油脂、⑥葡萄糖溶液、⑦蔗糖溶液。现通过如下实验步骤来确定各试剂瓶中所装的液体:
| 实验步骤和方法 |
实验现象 |
| ①把7瓶液体分别依次标号A、B、C、D、E、F、G后,闻气味 |
只有F、G两种液体没有气味 |
| ②各取少量于试管中加水稀释 |
只有C、E、D三种液体不溶解而浮在水面上 |
| ③分别取少量7种液体于试管中加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 |
只有B使沉淀溶解,F中产生砖红色沉淀 |
| ④各取少量C、E、D于试管中,加稀NaOH 溶液并加热 |
只有C仍有分层现象,且在D的试管中闻 到特殊香味 |
(1)试给它们的试剂瓶重新贴上标签,其中:
A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E________,F___________,G________。
(2)写出D与NaOH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