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或称东盟10+1。是指由中国以及东南亚国家联盟的10个成员国文莱、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组成的自由贸易区。
材料一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材料二中国与东盟主要产品竞争力  材料三 泛亚铁路东线方案示意图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1)~(5)题。
(1)东盟以                   两种气候类型为主;该气候类型下盛产的主要经济作物有           等;该区盛名的矿产资源是                        
(2)结合材料二,目前东盟最有利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工业和                  工业。
(3)根据材料三,泛亚铁路东线所经过的平原地区是世界上稻米的重要产区,试分析其生产的有利社会条件。
(4)天然橡胶生长的主要天气条件是                 。美国对从中国进口轮胎实行惩罚性关税后,美国轮胎生产商将可能把厂房转移至东盟,请简要分析东盟承接转移的区位优势。
(5)东盟诸国中新加坡的经济水平最高。电子和石油化工是其支柱产业之一。其电子工业的发展得益于                  ;石油化工的发展则依赖于本地               (6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该图中(一)、(二)、(三)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四)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读图判断回答:

(1)我国位于灾害带与灾害带的交汇的位置,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广泛、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
(2)根据自然灾害的分类,上图所示的自然灾害分别出现了哪几类?试举例说明。
(3)根据各图判断, III地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4)与其它地区相比,IV地区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

读我国自然灾害分布图,分析回答:

(1)寒潮发生时,农作物受害最严重的是什么季节?哪些地区几乎不受寒潮影响?
(2)暴雨洪水主要发生在我国哪些地区,为什么?
(3)冰凌洪水产生的季节和我国分布在哪些地区?

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2003年,全国有40多个大中城市地面下沉,其中尤以沿海大城市沉降现象最为明显,每年直接经济损失超过百亿元人民币。
材料二 2003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了2.5毫米,高于全球海平面上升速率,且有逐年加快的趋势。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沿海大城市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
(2)按自然灾害分布的空间位置分,沿海城市地面沉降属于

A.气象灾害 B.地质灾害
C.海洋灾害 D.天文灾害

读“我国干旱和洪水灾害分布图”回答:

(1)我国受洪水灾害影响最广的地区是________平原、________平原,此外,________流域、________盆地及东北平原也常受到洪涝灾害。
(2)东部沿海地区受风暴潮灾害影响最大的有____省、_____省、_____省及江苏南部、上海市。
(3)我国水旱灾害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气候比较湿润的________气候区,其原因是________。

读两幅图示,分析回答

(1)Ⅰ地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与其他地区相比,Ⅳ地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
(2)综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3)列举我国加强防灾减灾所采取的措施。(不少于三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