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氢、氧原子不发生改变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②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分子发生了改变               B.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
C.氢分子能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       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从护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水样呈黄色,有异味,浑浊,有固体小颗粒。
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①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溶液,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填操作名称),该操作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A.带铁圈的铁架台   B.酒精灯   C.漏斗     D.玻璃棒   E.量筒    F.烧杯
实验过程中发现该操作比预期的时间长得多,可能的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
②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某同学采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此步操作,其中水样从下端入水口进入的主要目的是

(3)硬水会给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硬水在煮沸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之一是:碳酸氢钙 加热 碳酸钙+二氧化碳+水,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根据以上信息推测:碳酸氢钙可能具有的物理性质有(写出一点即可);长期烧水的水壶内会有水垢,水垢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煤燃烧后的产物主要是CO2,也含有一定量的SO2,还可能含有CO 。小明同学进行环境调查时发现:荆开火力发电厂(以煤为燃料)周围的树木已渐枯萎,发电厂排放的废气中也可能含CO 。他将收集的废气样品用下图所示装置恰当组合后进行检验,已知其中的药品均足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叫
(2)你认为发电厂周围树木枯萎的原因可能是
(3)为确定发电厂排放的废气中是否含CO ,请根据拟定的气体流向,确定并填写组合装置中各导管口(用代号表示)的连接顺序:
废气→()→()→()→()→()→()→尾气处理
(4)实验结果证明该发电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CO 。则实验过程中与此相关的实验现象有,上述现象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依次为
(5)请说明你对该实验尾气的处理方法

如下图中的甲、乙、丙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甲、乙、丙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乙属于氧化物.胃液中含有适量的甲,可帮助消化,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略去.

(1)写出甲的化学式
(2)①若乙在常温下为液体,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则乙的化学式为,丙的化学式为
②若乙在常温下为气体,且可由甲与大理石反应得到,则乙的化学式为,丙能与①中丙发生复分解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写出一个即可).
③写出①中的乙和②中的乙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家庭厨房就是一个化学小世界,“锅碗瓢盆”和“柴米油盐”中包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下列厨房用品的主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紫砂锅 B.陶瓷碗 C.不锈钢水瓢 D.塑料盆

(2)现有烧杯、试管、量筒、铁架台、酒精灯、集气瓶、玻璃片、水槽、带导管的橡皮塞等仪器,不能用来完成下列(填序号)实验。
①制取氢气 ②粗盐提纯③配制100g10%的NaCl溶液
(3)向硝酸亚铁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有(填离子符号)写出其中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2015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三届“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填名称)
(2)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测定碱性溶液的pH,测量结果会(填“偏大”、“不变”、“偏小”)。
(3)今年5月,某市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此灭火原理是
(4)水是最常见的溶剂,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
B.白糖
C.纯碱
D.植物油

E.硝酸钾
(5)图乙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2°C 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②将t2°C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把铜丝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使其表面变黑,这黑色物质是______,将其插入盛有稀硫酸的试管里,溶液变成 __________色,化学方程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