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放一玻璃板按如图甲所示进行实验,沿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MN,取两枚相同的棋子E和F.
(1)小明将棋子E放在玻璃板前,移动玻璃板后面的棋子F,他发现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棋子F,都不能与放在玻璃板前棋子E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是 .
(2)上述问题解决后,小明也顺利完成了实验,在这个实验中,用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光的特点,便于 .
(3)为了让坐在右侧的小亮也看到棋子E的像,小明把玻璃板沿直线MN向右移动了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棋子E的像 (填“会”或“不会”)向右平移.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亮看到棋子E的像的光路图.
某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 (填“上”或“下”)调节.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2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3)当烛焰距凸透镜3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 的实像,日常生活中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大,应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调节蜡烛的位置,同时将光屏 (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直至得到清晰的像.
(4)实验中怎样操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最清晰的像? .
有位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竖直纸板可沿虚线折叠.
(1)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2)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 .
(3)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
(4)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图所示.经检查,三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
实验次数 |
入射角 |
反射角 |
1 |
15° |
75° |
2 |
30° |
60° |
3 |
45° |
45° |
如图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请回答:
(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
(2)塑料小球(可用乒乓球代替)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3)加大力度敲击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又可得出什么结论? .
如图所示,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本次实验应使用 (选填“水银”或“酒精”)温度计(水银的沸点为357℃,酒精的沸点为78℃).
(2)实验中,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 (选填“甲”或“乙”)所示.
(3)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记录如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水的温度达到 ℃时开始沸腾,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为了探究水在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该 ,过一段时间再观察水是否沸腾.
时间/min |
1 |
2 |
3 |
4 |
5 |
6 |
7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98 |
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