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关系”的实验过程中。
(1)小敏猜想:A、电阻一定,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B、电阻一定,电流与电压成反比;
C、电流跟电压无关。
你认为合理的猜想是 (填序号)
(2)为了检验猜想是否正确,小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其中电源电压为3V,电阻R1为20Ω,变阻器R2上标有“15Ω,1A”字样,
①请你帮他选量程:电压表应选 V的量程,电流表应选 A的量程。
②下表是小敏记录的数据,请你替他写出结论: 。
实验次数 |
1 |
2 |
3 |
电压U/V |
2 |
2.4 |
2.8 |
电流I/A |
0.1 |
0.12 |
0.14 |
③小敏在实验中想把电压表的示数调到1V,但无论怎样调节都无法达到要求,其原因是: 。
(3)小敏还想用这个电路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并与上表中的第一次实验数据做比较,于是他把20Ω的电阻换成10Ω,闭合开关,小敏的下一步操作是: ,
记录数据,接着他把10Ω换成5Ω,重复上述操作。
(4)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 。
如图,把装有某种液体的烧杯放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若加减砝码都不能使横梁达到平衡时,应移动____________,使指针对准分度标尺的_______________;小明观察图,可读出所测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g)。
同学们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这节课上.仔细观察了老师所做的演示实验(如图甲所示).课后复习时.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经过反复的思考、讨论,提出了对该实验的改进意见,并动手制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A、B为两个规格相同的弹簧秤,C为重物,D为薄塑料袋(质量不计),E是用废弃的大号饮料瓶、带孔橡皮塞以及弯曲玻管自制的溢水杯,杯中加人红色的水,F是升降平台(摇动手柄,可使平台高度缓慢上升、下降),G为铁架台.
(1)实验中同学们逐渐调高平台F,使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观察到弹簧秤A的示数________;弹簧秤B的示数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比较弹簧秤A的示数变化量和弹簧秤B的示数变化量 ,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______ (迭填“>”、“<”或“=”)。
(2)通过分析,你认为应提醒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操作时要注意什么问题?(请写出两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图甲、图乙的两组实验,改进后的实验与原实验比较有哪些优点?(请写出三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甲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同一木块上。图乙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请回答以下问题:
(1)设计甲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的关系;设计乙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运动的小车与所受的关系。
(2)甲实验是钢球通过木块被推动的大小,说明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乙实验是通过木块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远近,推理得出:在理想情况下,运动的物体如果,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3)我们知道物体的质量和它的速度都能影响物体的动能,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怎样研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小明在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已知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阻值约为10Ω)
(1)他在检查仪器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是.
(2)在连接电路时,有甲“10Ω 1A”和乙“20Ω 1A”两个滑动变阻器可供选择,则应该选择变阻器(填“甲”“乙”)连入电路,才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3)小明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灯就亮了,且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很大,则他操作中的错误、.
(4)排除故障后,多次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根据记录的数据,小明画出了小灯泡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图像,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小灯泡灯丝电阻随电压增大而.
(5)若电压表的小量程已损坏,在不添加任何器材的情况下,请你在方框内画出能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电路图.
如图所示是小明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C,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关系.
(2)实验时,小明应在______(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3)小明无论怎么移动C,都不能与象B重合,是因为.
(4)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B处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B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实验中用到的一个重要物理方法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