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课外小组的活动中,小刚同学利用如图9所示电路测滑动变阻器R的电功率,已知为定值电阻,电路A、B之间的电压为
且保持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U、I,并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
U/V |
4.5 |
4.0 |
3.5 |
3.0 |
2.5 |
2.0 |
1.5 |
1.0 |
I/A |
0.15 |
0.2 |
0.25 |
0.3 |
0.35 |
0.4 |
0.45 |
0.5 |
P/W |
0.68 |
0.8 |
0.88 |
0.9 |
0.88 |
0.8 |
0.68 |
0.5 |
(1)由上表可看出滑动变阻器功率的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
(2)由上表可知A、B之间的电压为__________V,电阻__________
。
(3)由上表可得出电流I随U变化的关系式为:I=__________。
小明想探究足球运动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
(1)小明想到自行车轮胎充气不足时很难骑快,于是猜想足球充气越足滚动越 ;
(2)如图所示,小明在一块斜坡上进行实验他测出足球在A处从静止释放滚动10m到B处用时为8s;然后将足球用球针放掉一些气后,在B处从静止释放,测出足球从B到C处滚动10m所用的时间为14s;小明在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和 ;
(3)足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是 m/s;
(4)小明实验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请指出一点: 。
某实验小组为了测某种液体密度,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请你仔细阅读后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第一种方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液体,再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V1;根据测得的数据就可以算出该液体密度。
第二种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液体,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3,然后将烧杯内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2,再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4;根据测得的数据就可以算出该液体密度.
(1)按第 种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要更精确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的密度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2)如图是按照第二种实验方案进行某次实验的情况,请将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
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g) |
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g) |
倒出液体的 体积(cm3) |
液体的密度 (g╱cm3) |
50 |
小明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多少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___有关。
(2)通过___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在相同的自然环境下,小明同学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多少相等的水和酒精(如图所示),并控制使他们的温度、表面积和___________相同。结果发现b图中酒精先蒸发完,于是可以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液体蒸发的快慢还与___有关。
(4)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随着加热过程,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某同学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⑴根据记录在图中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⑵由实验现象归纳水沸腾时的特点:
如图甲所示装置为观察萘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a、b为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图乙为温度计a的示数变化,试管中装有适量的萘粉,烧杯中装有水。开始加热时,a、b两支温度计的示数都逐渐 (升高/不变/降低),继续加热,当温度计a的示数约为80℃时观察到萘粉开始 ,温度计a的示数 (升高/不变/降低),当萘粉全部熔化后,温度计a的示数 (升高/不变/降低)。由此可见,萘在熔化的过程中需要 (吸热/放热),而温度 (升高/不变/降低),萘的熔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