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汉高祖论功行赏》,回答题。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解释加点的词:
既杀项羽( )顾反居臣等上( )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与“臣等身被坚执锐”中“坚”用法一样的一项是( )
A.攻城略地 | B.一狼洞其中 | C.名之者谁 | D.温故而知新 |
翻译句子:
(1)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
(2)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文中高祖和群臣为何议起了打猎之事?从说理角度看,这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原创】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节选自王安石《伤仲永》
(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给下句划分停顿
①余闻之也久。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固众人()②稍稍宾客其父( )
③但当涉猎()④卿今当涂掌事()方仲永和吕蒙的事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给你的启示。
【原创】课内文言文阅读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解释划线词的含义。
(1) 未尝识书具()(2)父异焉 ()
(3)出郭相扶将()(4) 当户理红妆()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火伴皆惊忙 | B.当户理红妆 | C.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D.泯然众人矣 |
翻译句子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原文内容理解:(1)仲永蜕变的三个阶段 ; ; 。
(2)表明木兰立下卓越战功的诗句 , 。
【原创】 纸上谈兵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1)以天下莫能当()(2)使赵不将括 ()
(3)秦将白起闻之()(4)而绝其粮道 ()理解填句:
赵奢与妻子“使赵不将括”的理由是: (用原话来回答)。赵括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作简要阐述。
课内文言文阅读
伤仲永(节选)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父异焉 ()(2)指物作诗立就 ()
(3)父利其然也()(4)日扳仲永环谒于邑()翻译划线的句子。
用文中的话回答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联系全文,说说本文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原创】神童徐孺子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或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犹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众咸以为神童。解释下面的加点词:
(1)尝月下戏( )(2)或语之曰() (3)众咸以为神童翻译下面的句子:
“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自古英雄出少年,写出一个古代少年故事,简述其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