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十一五”期间能源消耗增速与GDP增速情况(单位%)
注:我国单位GDP所消耗能源是日本的5.1倍,美国的3.7倍,经济增长65%靠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投入。
材料二: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环境形势严峻。目前,我国能耗的70%为工业能耗,能源消费的69.5%为煤炭消费,85%的二氧化碳、90%的二氧化硫和73%的烟尘都是燃烧煤排放的。政府正致力于发展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2009年11月26日宣布“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行动目标,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材料三:打造低碳生活,精髓在于全民参与,使之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如某校组织学生观看电影《2012》。该片讲述的是因全球变暖等原因而引发的末世浩劫的故事:通过描述城市遭受的虚拟浩劫,使人震撼、让人警醒,提高了人们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在解决气候变暖问题上政府应扮演的角色的认识。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一、二,请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对“实施节能减排、走低碳经济之路,就能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3)请你运用文化作用的有关知识谈谈对材料三的认识。
2011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参与社会管理,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各级政府一定要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府”的知识,说明各级政府为什么一定要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12)
2009 年10 月1 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60 华诞!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使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断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
2010年11月19日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八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安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亮点频出。某校高三(1)班部分同学对规划的部分话题开展了探究,请你一同参加并回答问题。
话题一:幸福指数:规划提出,让全体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投入,逐步完善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话题二:城镇化:规划强调,坚持走安徽特色城镇化道路,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加快形成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为核心、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的现代城镇体系。
话题三:文化繁荣:动漫大片《田螺遗梦》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踢出了其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作品制作运用了目前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了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话色彩,从而使作品更具国际口味。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动漫节和电影节,摘取了多个奖项,赢得国内外的好评。
(1)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话题一说明要提升我省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政府应该如何作为?
(2)结合话题二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分析我省城镇化道路规划。
(3)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成功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哪些道理。
材料一: “十一五”期间东中西部固定资产投资及广东、四川两省GDP增幅情况
材料二:十七届五中全会于2010年10月15日起在京召开,会议主要研究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国家发改委表示,“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的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十二五”规划的内容应是让“国强”与“民富”的速度相协调、相一致,在继续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加快居民收入和劳动者报酬水平;同时,遏制并逐步缩小当前的收入差距。
(1)有人认为,只要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就一定能够实现西部地区又好又快发展。请从经济生活角度,综合材料一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是《“十二五”规划建议》,而不是《“十二五”规划纲要》?
(3)请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国强与民富的关系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是体现时代特点,符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政府充分发挥財政、税收、银行信贷的作用,加大对先进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信息化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并限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扩张,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发挥财政、税收、银行信贷作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