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指出:“中国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关于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为削弱丞相的职权,任用亲信朝臣,在内廷处理国政形成所谓的“中朝” |
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
C.宋代设置枢密院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
D.明朝正式下令废除宰相职位,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 |
孙中山阐发的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含义是指
A.贯彻平均地权的主张 |
B.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
C.反对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孙中山认为:“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历史上的政治和社会经济中心都归之于民生问题。”为此,他最初提出的政策是
A.平均地权 | B.奖励实业 | C.保护工商 | D.土地革命 |
在下列文献中,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是:
在文学欣赏课上,老师介绍到林纾的《妖梦》:一个人梦见去游阴曹,阴曹里一伙不法之徒把个阴曹地府闹得天翻地覆。 他在阴曹里看到一“白话学堂”,门外大书一联云:“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对此同学们各抒己见,你认为正确的表述是
A.林纾所指的不法之徒是指袁世凯等北洋军阀 |
B.林纾认为欧阳修和韩愈的文学贡献不如曹雪芹及施耐庵 |
C.林纾的描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的表现形式 |
D.林纾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
电影《地雷战》几乎家喻户晓,你知道地雷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A.唐 | B.宋 | C.元 | D.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