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在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请判断,下列情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1954年,王援朝的父亲参加了人大代表选举 |
| B.1958年,王援朝放学后,上山砍柴用以大炼钢铁 |
| C.1978年,王援朝参加高考,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
| D.1979年,王援朝的舅舅回国,来到海南省创办了一家服装加工厂 |
“窃泰西各国,越重洋数万里来至中土,……,不啻出入户庭;至于遣将调兵,处分军事,虽悬隔山海,而如指掌,则尤以……之枢也。”利于当时列强侵略最为便捷的是
| A.火车 | B.轮船 | C.电报 | D.报刊 |
“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下列各选项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
| A.牛顿力学体系——蒸汽机——工业革命 |
| B.内燃机——汽车、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 |
| C.电磁感应理论——电动机、发电机——电力工业 |
| D.相对论——电子计算机——第三次工业革命 |
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城市只有一个,1851年达到十三个;1851年,十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七个。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初步实现城市化。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迅速地变为工业人口。当时推动城市发展的因素包括
①农业发展,流动人口增多
②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工厂制日益普及
③内燃机驱动的火车和轮船的发明
④市场不断扩大,商品经济日益繁荣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王觉非在《英国近代史》中指出:“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运输技术的重大改革 |
| B.瓦特研制的“万能蒸汽机” |
| C.煤炭钢铁的大量生产 |
| D.阿克莱特建立水力纺纱工厂 |
欧美18—19世纪大事(部分):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1840年前后欧洲三大工人运动;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1850年前后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187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说明,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 A.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已具备 |
| B.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发展阶段 |
| C.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
| D.工业革命没有增加社会财富反而加剧社会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