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7月21日,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当时全世界有6亿多民众能够同时见证宇航员留在月球上的脚印,他们是
A.通过广播收听报道 | B.在电影院观看纪录片 |
C.通过电视观看直播 | D.通过互联网浏览新闻 |
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 “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是()
A.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
B.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
C.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
D.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
“15世纪和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时代,……葡萄牙以及西班牙王国有着别具一格的十字军征战的宗教热情,也位居于适合进行海洋探险的理想的地理位置。”此说法强调地理大发现的动力之一是()
A.西欧商品经济发展 | B.西欧各国的寻金热 |
C.传播天主教的热情 | D.葡西建立了君主政体 |
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 | B.专制制度的衰落 |
C.西方文明的影响 | D.抑商政策的松动 |
《吴江县志》中载:“至洪宣(明朝年号洪熙、宣德)间,邑民始渐事机丝,犹往往雇郡人织挽……成弘(成化、弘治)以后,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材料中没有反映出的是()
A.明中后期已出现雇佣关系 | B.明朝手工业的繁荣 |
C.自耕农经济地位下降 | D.商品经济的发展 |
明朝曾有官员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寇与商都是日本人 | B.海禁加剧了寇患 |
C.海禁的积极作用明显 | D.应当加强海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