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古人以“社稷”指代国家。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   )

A.重视祭祀 B.土地是最重要的财富
C.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D.粮食结构以谷物为主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关于我国科技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20世纪70年代,“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B.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C.“神舟5号”飞船成功返回地面,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D.袁隆平选育出的杂交水稻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分别经过了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科教兴国”和“科学发展自主创新”战略,中国科技发展在半个多世纪里完成了西方科技数百年的发展历史。这说明中国科技()

A.违背历史发展规律 B.符合中国国情实际
C.攻坚重点始终不变 D.苏联模式影响较大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

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B.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

孙中山和毛泽东是20世纪的两位伟人,对中国历史发展都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们思想的相同之处不包括()

A.直接来源于西方启蒙思想 B.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
C.成为中国民主革命指导思想 D.包含反帝反封建的内容

近代中国在不同时期学习西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五四运动之前大致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三个层面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缘于()

A.对西学认知的程度 B.社会变革进程的需求
C.政府推行西学的力度 D.传统文化势力的强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