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酶解法制备原生质体的原理是利用酶溶液对细胞壁成分的降解作用。蜗牛酶液从蜗牛(以植物为食)消化腺中提取;果胶酶、纤维素酶从微生物中提取。为了研究不同酶液的酶解效果,某实验小组取无菌烟草幼叶,切成相同大小的小片,等量放入6支试管中,试剂用量和实验结果列于下表。请回答有关问题。           
(注:“+”越多表示绿色越深,“-”表示颜色无显著变化)
(1)实验过程中,需要轻摇试管,其目的是____                ______,使原生质体从叶小片中游离出来,以便观察悬浮液绿色的深浅。
(2)从绿色的深浅可推测:蜗牛酶液酶解效果最好,原因是蜗牛酶液含有__________等多种酶。该实验中__________是空白对照组,其设置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网筛过滤原生质体到离心管内,离心后收集沉淀物,并用__________(从高渗溶液 等渗溶液 低渗溶液中选一)洗涤。
(4)原生质体是否符合要求还需进行检验,其检验的方法是把少量原生质体
放入                      中,如果破裂说明原生质体制备成功。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进行重组,并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得以表达。但在进行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 ,限制酶I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据图回答:

(1)由上述质粒结构图可知基因工程中的载体至少应具备的条件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根据图示分析,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过程中,应选用限制酶_________(填“I”或“II”)切割质粒,再用_____________缝合目的基因和质粒之间的缺口,可获得_____种重组质粒。
(3)将得到的大肠杆菌B涂布在一个含有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待平板冷凝后为避免污染,需将培养皿呈________状态放置。经过一定时间培养后,能够在培养基上生长的,说明已导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之则没有导入。

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表是围绕加酶洗衣粉的一项研究结果:

温度/℃
20
30
40
45
50
60
普通洗衣粉去污力/%
15
18
20
21
21.5
22
加酶洗衣粉去污力/%
30
40
48
50
48
37

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有:①;②
(2)在使用加酶洗衣粉过程中,对于特别脏的衣服、较大的洗衣量,写出两项提高洗涤效果的措施: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是用特殊的化学物质层层包裹的,遇水后包裹层很快溶解,释放出
来的酶迅速发挥催化作用。请说明这是否应用了酶的固定化技术及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实验步骤是:酵母细胞的活化配制CaCl2溶液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细胞。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方法属于法,一般固定化酶时不采用这种方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化就是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重新恢复至 _________状态。
(3)加热溶解海藻酸钠时需注意用加热,然后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____________后,才能和酵母混合均匀。此外海藻酸钠的浓度对本实验结果影响较大,若浓度过高,则______________,刚形成的凝胶珠需要在氯化钙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取8株有20片叶片、大小和长势相似的天竺葵盆栽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利用传感器定时测定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1
2
3
4
5
6
7
8
温度(℃)
10
10
20
20
30
30
40
40
光照强度(LX)
1000
0
1000
0
1000
0
1000
0
开始时CO2量(mg)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12h后CO2量(mg)
4.5
5.1
3.5
5.4
1.9
5.9
2.0
5.8

(1)序号1、3、5、7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在该实验组合中,自变量是,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是(至少写二个)。
(2)序号2、4、6、8可构成另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则该实验组合研究的课题是
。 
(3)比较实验2和3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序号1、3、5、7在实验前后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值的含义是 ___
(5)该植物在30℃、1000 LX情况下,光合作用12h实际消耗的CO2量为mg。
(6)若研究光合作用中碳在植物体内的转移途径,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法。
(7)若在该植物的叶片上涂上一层凡士林,光合作用速率会明显下降,这一做法主要限制了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_阶段。

根据以下实验内容回答问题:
①显微镜的观察和使用②生物组织中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③观察植物细的质壁分离和复原④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⑤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用高倍镜观察细胞时,需调节以增加视野亮度。
(2)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加入洗去浮色,利用CuSO4在_____条件下可鉴定蛋白质的存在。
(3)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如果用0.3g/mL KNO3做外界溶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有:①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探究细胞呼吸方式时选择酵母菌做实验材料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