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常采用莫尔法,此法是以K2CrO4为指示剂,用AgN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其实验步骤为:
一、配制0.100mol·L-1AgNO3溶液
准确称取AgNO38.50g,溶于500mL不含氯离子的蒸馏水中,摇匀后,贮存于带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中。
二、0.100mol·L-1AgNO3溶液的标定
准确称取0.585g NaCl于100mL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后,定量转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取所配NaCl溶液25.00mL 3份,分别置于锥形瓶中,加25mL水,1mL 5% K2CrO4溶液,在不断摇动下用AgNO3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砖红色[2Ag++CrO===Ag2CrO4↓(砖红色)]。实验测得三次所耗硝酸银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6.32mL。
三、氯化物试样中氯的测定
准确移取25.00mL氯化物试液3份,分别置于锥形瓶中,加入25mL水,1mL 5% K2CrO4溶液,在不断摇动下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砖红色。实验测得三次所耗硝酸银溶液的体积的平均值为VmL。
回答下列问题:
(1)NaCl固体使用前,要将其置于坩埚中加热,并用 不断搅拌,以除掉氯化钠晶体中的水。
(2)AgNO3溶液需要标定的主要原因是 。
(3)指示剂CrO在溶液中存在下列的平衡:2H++2CrO
2HCrO
Cr2O+H2O,由此判断该滴定适宜的pH值范围可能是 。(填代号)
A.1——6.5 B.6.5——10.5 C.10.5——14
(4)用硝酸银滴定氯离子达到化学计量点时,c(Ag+)=c(Cl-),若此时要求不生成Ag2CrO4沉淀,c(CrO)最大不能超过 mol·L-1,因此,实验中对指示剂的浓度有较高的要求。(已知:Ksp(AgCl)=1.8×10-10,Ksp(Ag2CrO4)=1.8×10-12)
(5)CrO的黄色对滴定终点的判断没有影响的原因是 。
(6)AgNO3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为 mol·L-1,列出计算可溶性氯化物试液中氯元素的含量的式子: g·L-1。
海水中含有氯化镁,是镁的重要来源之一。从海水中制取镁,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步骤:
①把贝壳制成石灰乳
②直接往海水中加石灰乳,沉降、过滤、洗涤沉淀物
③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干燥产物
④将得到的产物熔融后电解。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
| A.此法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 |
| B.进行①②③步骤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 |
| C.第④步电解制镁是由于镁是很活泼的金属 |
| D.以上制取镁的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 |
(2)步骤②不够合理,理由是
实验室利用右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热测定准确性的关键是
(2)做1次完整的中和热测定实验,温度计需使用次,
某同学为了省去清洗温度计的麻烦,建议实验时使用两支温度计分别
测量酸和碱的温度,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观点,为什么?
(3)请为本实验设计数据记录表格:
某校化学研究性小组,利用下列提供的实验装置和试剂对某种燃煤所含元素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试回答:
(1)将燃煤充分燃烧,产生气体经化学分析主要含有CO2、H2O、SO2、N2四种气体
(2)称取该燃煤样品Wg,通入纯氧使其充分燃烧,检测该燃煤中所含上述元素的质量分数。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①指出上述装置中D、E的作用
D, E
为了测得相应数据,进行如下操作(忽略CO2在C、D中的溶解)
a.实验前用托盘天平称得B、C、D、E的质量分别为W1、W2、W3、W4
b.实验完成后称得B、C、D、E的质量分别为m1、m2、m3、m4
c.通过正确实验操作,用F装置测得收集气体体积为V L
②为了准确测量F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正确的实验操作是
③测定燃煤中的硫的质量分数,当观察到溴水不完全褪色,品红不褪色时,燃煤中含硫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当观察到
现象时,无法测定燃煤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
1)在实验室中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欲制取2.24L(标况)氯气,其做法是称取8.7g二氧化锰与40mL10mol·L—1的浓盐酸反应,其做法能否达到目的 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计算和文字叙述说明之。
25.课本“交流•研讨”栏目有这样一组数据:破坏1mol氢气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436kJ能量;破坏1/2mol氧气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249kJ的能量;形成水分子中1 molH—O键能够释放463kJ能量。
下图表示氢气和氧气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请将图中①、②、③的能量变化的数值,填在下边的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kJ②____________kJ③____________k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