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我国CPI变动情况,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注:CPI即消费品物价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1)简要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分析图中CPI变动对生产和生活有何影响?
(3)面对CPI的变动,政府通常会采取哪些手段进行调控?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60分)读图文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上海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的长江口,拥有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最大的外贸港口。有超过2000万人居住和生活在上海地区。上海市是中国第一大城市,四个中央直辖市之一,也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今日的上海已经发展成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并致力于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这里即将举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
材料一:黄浦江沿岸的后滩湿地,总面积l8.2万平方米,由滨江芦荻带,内河净化湿地带、梯地禾田带以及原生湿地保护区四部分构成.芦荻植物形状象芦苇,地下茎蔓延。内河湿地平均海拔2米,水生生物多样,黄浦江平均高潮位3.29米,平均低潮位1.19米。目前黄浦江水为V类水,属中度污染.江水进入内河湿地流淌1.7千米后,水质达到Ⅲ类,成为上海世博园景观用水。
读图9及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指出内河湿地的形成条件(4分)
(2)分别说明滨江芦荻带和内河湿地
各有什么功能。(6分)
(3)图10中的公路是满足城市车辆快速通行的交通干道,包括市内和对外交通干道。
读图l0,分析该城市对外交通布局有什么特点和优势。(10分)
材料二:
图ll中甲图是鸦片战争以前的上海陆上主要的交通工具。乙图是l876年7月3日吴淞铁路通车典礼上的英国制造的“天朝”号蒸汽机车.

材料三:
图l2的说明:
悬浮列车是当今世界陆地上最先进的交通工具。上海磁悬浮列车专线西起上海地铁2号线的龙阳路站,东至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专线全长29.863公里,耗资16亿欧元.2002年12月31日全线试运行,2003年1月4日正式开始商业运营.是世界第一条商业运营的磁悬浮专线。

(4)阅读材料二,从它们的产生来看,两种交通工具有何本质区别?(4分)图乙与图甲相比较,你认为上海出现新式交通工具的原因有哪些?(6分)

(5)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说明上海能建成世界第一条商业运营的磁悬浮专线所具备的条件。(8分)
(6)综上所述,你认为交通工具的不断改革与创新,最根本的动力是什么?(2分)
材料四: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英译即为“更美的城市,更好的生活.”作为上海博会一大创新项目,“城市最佳实践区”第一次赋予全球城市以案例形式参展世博会的机会,云集了全球50最具代表性和创新性的城市案例,构成一个活生生、具有表未来指向性的街区。
根据上海世博会主题要求,许多国家的展示内容都极具探索价值.日本馆强调通过合作解决人类面对的共难题,启发人类心灵关爱地球家园;荷兰馆重点展示在可持续发展、环保、社会责任与创新技术领域的解决案;德国馆将表达德国城市在更新与保留、创新与传统、共性与个性、工作与体闲以及全球化与民族性之间平衡取舍……
(7) 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怎样一个唯物辩证法的重要观点?试结合材料说明之。(10分)
材料五:当前,气候变化、低碳减排、可持续发展等话题已成为全球性焦点,上海世博会的主题自然而然这一领域侧重,并有望以一届“绿色世博会”的形象,引领全球节能减排之风气。
“上海世博会科技行动计划”明确表示,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区实现低碳排放.其中,园区内公共交通具实现“零排放”:此外,实现世博固区的生态和谐与资源综合利用,包括园区内雨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100%,程废弃物和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l00%。
“低碳世博”是上海世博会的重要亮点。
(8)试说明上海世博会所引领的“低碳排放”有何重要的经济意义?(10分)

(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9年我国国企和私企增长对比表


私企
国企
工业增加值
+18.7%
+6.9%
惠贽产
+20.1%
+14%
主业务收入
+18.7%
-0.2%
从业人数
+5.3%
+0.8%
总利润
+17.4%
一4.5%


材料二:对于我国经济中不同所有制成份的发展,有官员指出,思考经济的根据或者方法论每年都用“国进”或者“国退”这样的尺子来衡量不太符合中国的经济发展状态,因为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年头可能都会有变化。
材料三:继2005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之后,2009年9月9日国务院又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贯彻执行。后一个《意见》的第一条第一款是:“完善中小企业政策法律体系。”要求“清理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1)材料一对比表表明了我国2009年存在怎样一种经济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有何意义?(12分)
(2)从辩证法的观点看,耍如何看待我国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发展才能符合中国的经济发展状态?(10分)
(3)材料三中包含哪些政治常识道理?试说明之。(10分)

(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世界贸易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世界经济发展史,也是国际关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归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
——《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
材料二:l840年一位英国人说: “关于我们对印度贸易的整个问题是他们是否能用他们的土地产物来偿付我们准备输出的工业品.”
1851年马克思在一篇《国际述评》说:“成千上万的美美船只开到中国,这个国家很快就为不列颠和美国廉价工业品所克斥,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中国工业经不住机器的竞争.”
材料三: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l930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把890种商品进口关税提高近40%,由此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到1932年,先后有七八十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大幅度提高了关税.
为了用本国康价商品去攻破别国的关税壁垒,各国纷纷贬植货币.1931年,英国宣布英镑贬值30%,l934年,美国宣布关元贬值40%.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制度和货币体系一片混乱,到1935年,逐渐分裂成若干区域性的、彼此对抗的货币集团,主要有英镑区、美元区、法郎区、日元区等.
——《世界史·现代史鳊》上卷

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朝贡贸易”的特点,并指出其对中国的影响。(8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l9世纪中期的印度、中国与英国之间贸易往来状况,并从英国方面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
(3)据材料三,概括英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经济危机的举措及其特点,(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举措对世界局势产生的影响。(2分)
(4)材料四列举的三个国际经济组织在宗旨上有什么共同点?中国在1991年和2001年先后加入了其中的哪两个组织?(4分)有人认为,APEC、NAFTA等组织的产生阻碍了WT0主张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试就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4分)

2009年8月14日,作家冯骥才来到云冈石窟所在地山西大同,参加“中国雕塑之都”新云冈计划时表达了下列观点:
观点一 “把巨大的岩石化成巨大的生命,有多少匠人以他们的艺术,把对生命的感觉,对佛的崇仰,融化在石头里,让石头具有了精神震慑力。”
观点二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有非常迅猛的发展,但‘千城一面’失去了文化个性,失去了自己独有的文化灵魂,破坏了文化的多样性。”
观点三 “作为历史文化艺术的创造者,如果老百姓都不知道先辈创造的文化艺术,那我们的文化传承就会断裂,就会失落,这将是一个很大的悲哀。作为今天的社会文明建设者,我们有责任把我们的历史文化香火传延下去。”
在他的提议下,大同市政府已经开始实施“中国雕塑之都”新云冈计划:体现“传承”与“创造”的双重特征,创造一个与传统文化相媲美、相传承的现代雕塑艺术城市。
(1)观点一、二告诉了我们什么文化生活道理?(6分)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观点三,说明我们该如何把“历史文化香火传延下去”。(9分)

(3)新云冈计划为什么要体现“传承”与“创造”的双重特征?(10分)

材料一: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月度增幅从2008年3月的14.9%回落到7、8、9月的9.8%、6.1%、6.4%,增速为10年来最低。在加剧恶化的经济形势下,浙江的企业家现阶段的情绪有:一是“冬眠论”,对困难“看不到底”,就想着“冬眠”几年,等时机好了再创业;二是“过冬论”,把“宝”押在来年,“寄托于天助,等明年天上掉个馅饼”——“其实,谁会知道冬天有多长”;三是“淘汰论”,认为传统制造业是夕阳产业,“迟早要死,晚死还不如早死,索性袖手旁观。”这些情绪综合的结果是企业家信心指数下滑。
材料二:浙江经济为什么如此受伤?有识之士归结为如下三个原因:第一,浙江经济以“块状经济、产业集群”为特征,龙头企业与区块内的配套中小企业存在产业链合作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连环担保圈盘根错节,把无数企业的资金链环环相扣地拴在一起。第二,大型民企,政府在土地、税收、金融、司法保护等方面一意偏袒,导致企业竞争环境恶化,大型民企对政府的依赖性增加,患上了“类国企病”。相反,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融资难。第三:粗放发展——浙江经济好比“豆芽菜”:迎着光的方向迅速生长,短时间就长得很高,但根基不扎实,又细又长,大风一起东摇西摆——而浙江制造业迎着国内外低层次需求快速增长,整个规模虽然很大,但附加价值、工艺技术水平较低,抵御风险的能力弱。这也正是浙江在本轮经济危机中反应最为激烈的主因。
材料三:浙江省委、省政府面对金融危机,积极应对。首先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方针政策,从浙江实际出发,扩大内需、增加投资、促进消费、改善民生等等。第二,浙江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当中始终把保增长与促调整结合起来,特别是致力于浙江产业结构优化,要素结构优化,需求结构优化和空间布局结构优化,现在看来这一系列保增长、促调整的措施也日益见效。第三,政府、银行、企业一条船、一盘棋,银行、各金融单位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各类企业度过难关,特别是让中小企业得到实惠。
问题1:根据材料一,请用生活与哲学的观点来分析“冬眠论”、“过冬论”、“淘汰论”。
问题2:根据材料一、二,请运用经济生活的观点为浙江企业走出困境寻找一些出路和对策。
问题3:材料三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观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