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改用白话国语。这表明当时文学革命
A.取得了重大突破 | B.被全社会所认同 |
C.推动了政治改革 | D.取得了彻底成功 |
据史载:微子开(因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故改“启”为“开”),是殷朝帝乙的长子,帝纣的庶兄。纣王即位后,统治黑暗.残暴。……周武王伐纣克殷后,微子便手持祭器……,拿着茅草,跪在地上前行向武王谢罪求告。茅草是祭祀时沾酒用的,交出茅草,表示交出祭祀权,真心投降。……周封微子启于宋地,建立宋国,管理商族遗民,奉守商人宗祀……公元前286年,宋亡后其子孙,以原国名为姓氏,就是宋氏。分析该史料所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有:
①殷商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可能已确立 ②只有王族才能分封建国,诸侯国对中国百家姓的形成影响巨大 ③避讳制度反映了后世君主专制加强对思想文化的影响④神权与王权结合是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重要象征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在本质上说明了
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 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
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 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
围绕以下《外交大事记》的一块展板,四位同学展开讨论,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外交大事记 |
1981年底,中国明确表示肯定和原则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维和行动,并开始缴纳有关摊款。 |
1986年,中国政府应邀派人前往中东实地考察了“停战监督组织”。 |
1988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维和特委会成员。 |
1990年,中国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观察员,积极参加在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
甲:中国发展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乙: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
丙: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丁:为中国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A.甲、丙、丁 | B.乙、丙 | C.甲、乙、丁 | D.丙、丁 |
直接参与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国家有:
①英国 ②法国 ③埃及 ④美国 ⑤以色列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⑤ | C.②③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
20世纪上半期英美关系发展的趋势是
A.由争夺世界霸权到英国追随美国 | B.由互不干涉到积极争夺世界霸权 |
C.由争夺世界霸权到美英共同反共 | D.由互不干涉到共同掌握世界霸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