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年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按此纪年方法,中华民国元年是   (   )

A.壬子年  B.癸丑年  C.甲寅年  D.乙卯年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列宁曾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点的是:

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农民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
C.农民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 D.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

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农奴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挽救统治危机 B.消灭农奴制度 C.发展资本主义 D.打击封建势力

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农奴制危机主要表现在:

A.新思潮涌动 B.农奴起义不断
C.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 D.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北魏时期,“天下难得货咸悉在焉”,这反映了下列哪一城市的商业繁荣:

A.杭州 B.苏州 C.无锡 D.洛阳

北魏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这里的“调”指的是:

A.田租 B.户税 C.丁税 D.徭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