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回答下列有关生长素的问题:
(1)植物顶端优势时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到相邻侧芽_________(需要、不需要)消耗ATP。
(2)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角度(α)。左图为实验示意图。

①α的范围为___________(180°≥α﹥0°、180°≥α≥90°、90°≥α﹥0°)。
②在两组实验中若α相同,则琼脂块中含有生长素的浓度_________(一定、不一定)相同。
③若想在细胞水平上证明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可以取弯曲处作________(横切、纵切)片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测量两侧细胞平均长度,作出比较。
(3)下图是根、茎对生长素作用的反应曲线,图示字母中表示根近地侧的是       、茎的远地侧的是             

(4)有科学家认为根的向地生长不仅与生长素有关,还与乙烯的作用有关。为了研究二者的关系,做了这样的实验: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①此人所做实验的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②为使实验更严谨,还需将另一些等量的根尖放在                  ,作为对照组。
③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一定量的培养液在适宜条件下培养酵母菌,将其数量随时间的变化绘制如下图1,a表示每3h更换一次培养液的培养曲线,b表示不更换培养液的一段时间内的培养曲线。

(1)曲线a表示种群呈“____”型增长。理论上讲,呈现这种增长模型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曲线b表示的增长为“____”型增长。属于这种增长模型的种群,随种群密度(个体数量)的增加,种群的增长速率的变化是________。当种群个体数量达到最大值一半时,种群的增长速率达到________。
(3)在实际情况下,塔斯马尼亚绵羊种群增长如图2,说明在自然界中,种群数量变化会出现________现象。

酵母菌生长的最适宜温度在20~30 ℃之间,能在pH值为3~7.5的范围内生长,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主要以出芽生殖的方式快速增殖。大约每1.5~2 h增殖一代。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据此探究酵母菌种群在不同的培养液浓度和温度条件下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配制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菌液。
第二步:利用相同多套装置,按下表步骤操作。

装置编号
A
B
C
D
装置容器内的溶液
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mL
10
10
5
5
无菌水/mL


5
5
活化酵母菌液/mL
0.1
0.1
0.1
0.1
温度/℃
5
25
5
25

第三步:用血球计数板计数装置中起始酵母菌数目,做好记录。
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五步:连续7 d,每天随机抽时间取样计数,做好记录。
回答下列问题。
(1)改正实验操作步骤中的一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第5 d在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做法如下:
①振荡摇匀试管,取1 mL培养液并适当稀释(稀释样液的无菌水中加入了几滴台盼蓝染液)。
②先将________________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培养液滴于其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________________,制作好临时装片。
③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在观察计数时只记________(被、不被)染成蓝色的酵母菌。

某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请分析回答:
(1)怎样保证酵母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能正常生活?
(2)该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a~d)所示。

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顺序:________(用箭头和图中字母表示);无氧条件下的装置顺序:________(用箭头和图中字母表示)。
②装置中c瓶的作用是________,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________代替。
③在温度和pH都相同的情况下,影响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④d瓶在连通其他瓶前应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这是为了。(3)如何鉴定有无酒精产生?。(4)若酵母菌消耗的O2为3 mol/L,而释放的CO2为9 mol/L,则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________倍。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酵母菌发面蒸馒头,某学生想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设计了下列实验,请你帮助他完成有关内容:
(1)实验目的: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2)实验原理:细胞的不同呼吸方式释放的能量多少不同,但每种方式所释放的能量中都有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从而导致细胞周围的环境温度升高。
(3)材料用具:酵母菌培养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葡萄糖溶液、液体石蜡油、蒸馏水、保温瓶。温度计、棉花
(4)实验步骤:
①将质量浓度为0.1g/ml。的葡萄糖溶液加热沸腾后冷却备用;
②取3只保温瓶,编号为A、B、C,并将c瓶设计为对照;
③在3只保温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葡萄糖溶液;

⑤3个保温瓶中均放入温度计,用棉花轻轻塞上瓶口,并保证保温瓶通气;
⑥24小时后观察并记录3个保温瓶中温度的变化。
(5)预测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若A瓶温度>c瓶温度,B瓶温度=c瓶温度,则
若B瓶温度>c瓶温度,A瓶温度=c瓶温度,则
,则
(6)某同学也想以酵母菌为实验材料探究相关问题,请你帮他设计探究性实验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若干个)开展了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实验研究,实验开始时打开活塞开关,使水柱液面平齐,然后关闭活塞开关,8小时后,观察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容器
植物
部位
光质(光照强度相同且适宜)
温度(℃)
两侧水柱高度差(mL/8 h)
1
天竺葵


25
240
2
天竺葵


25
30
3
紫罗兰


25
160
4
紫罗兰


25
20

请根据以上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探究性实验课题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最好选择的容器标号是____________。
(2)若容器1的烧杯中加入的是CO2的缓冲液,U型管左侧液面的变化是______(填“上升”或“下降”),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是________mL/h。为了更准确的测定,应对实验结果进行校正(排除非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果校正装置的实验结果是左侧液面比右侧液面低,则校正之后的净光合速率比原来___(填“大”或“小”)。
(3)利用图示装置测量天竺葵植株的呼吸速率,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