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下图A、B、C分别表示某雌雄异株植物M的花色遗传、花瓣中色素的控制过程及性染色体简图。植物M的花色(白色、蓝色和紫色)由常染色体上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叶型(宽叶和窄叶)由另一对等位基因(D和d)控制,据图回答问题:
(1)结合A、B两图可判断A图中甲、乙两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 。
(2)分析上述植物M花色的遗传,是否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
(3)图B中的基因是通过控制 从而控制该植物的花色的性状。
(4)在植物M种群中,以AaBb和Aabb两种基因型的植株做亲本,杂交后产生的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5)植物M的XY染色体既有同源部分(图C中的Ⅰ片段),又有非同源部分(图C中的Ⅱ、Ⅲ片段)。若控制叶型的基因位于图C中Ⅰ片段,宽叶(D)对窄叶(d)为显性,现有纯种的宽叶、窄叶雌性植株若干和基因型为XDYD、XDYd或XdYD的宽叶雄株若干,请选择亲本,通过一代杂交,培育出可依据叶型区分雌雄的大批幼苗(用遗传图解说明)
II.羊的有角(A)对无角(a)为显性,但母羊只有在显性基因纯合时才表现出有角。白毛(B)对黑毛(b)为显性,不分雌雄都是如此。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1)纯种有角白毛公羊与纯种无角黑毛母羊交配,F代的表现型:雄性 ,雌性 。
(2)让一只有角黑毛公羊与多只基因型相同的无角白毛母羊交配,产生了足够多的子代。子代中,公羊:1/4有角黑毛,l/4有角白毛,1/4无角黑毛,l/4无角白毛;母羊:l/2无角黑毛,1/2无角白毛。请写出上述亲本的基因型是:有角黑毛公羊 ,无角白毛母羊 。
(3)若用上述第(2)题中的子代有角白毛公羊与多只基因型为Aabb的母羊交配,在产生出的足够多的子代个体中:
①有角白毛母羊:有角黑毛母羊:无角白毛母羊:无角黑毛母羊= 。
②若再让其中的有角白毛羊自由交配,则产生无角黑毛羊的概率为 。
上图为某家族患两种病的遗传系谱(甲种病基因用A、a表示,乙种病的基因用B、b表示),Ⅱ6不携带乙种病基因。请回答:
(1)甲病属于___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在__染色体上,乙病属于_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在____染色体上。
(2)Ⅱ4和Ⅱ5基因型是和。
(3)若Ⅲ7和Ⅲ9结婚,子女中患有甲病的概率是____,患有乙病的概率是____。同时患有两种病的概率是____,
下图是DNA分子复制的图解,请据图回答:
(1)图中[1]表示_____过程,需要解旋酶的作用。
(2)图中[2]过程表示以母链为模板进行的碱基的______,参与配对的物质是游离在周围的________。
(3)图中[3]过程表示形成两个新的DNA分子,参与此过程的酶有__________等。
(4)DNA复制的方式______,复制特点是____。
沃森与克里克综合当时多位科学家的发现才确立了DNA结构模型,两人的默契配合成为科学合作研究的典范。请结合DNA片段的结构图,回答问题:
(1) 填出图中部分结构的名称:[1]_______、[5]______。
(2) 从图中可以看出DNA分子中的两条长链是由_______和_____交替连接的。
(3) 连接碱基对的化学键是_____,碱基配对的方式为:A与_____配对;G与______配对。
(4) 从甲图的平面结构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的方向是______的,从乙图的立体(空间)结构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相互缠绕成_________结构。
(6分)肺炎双球菌有多种株系,但只有光滑型(S)菌株可致病(有毒),因为在这些菌株的细胞外有多糖类荚膜起保护作用,不致被宿主破坏。下图表示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请据图回答:
(1)从D组实验中的老鼠体内可分离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D四组实验中,可作为对照组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和多糖荚膜分离出来,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结果发现:
①S型细菌的DNA与R型活菌混合后,注入老鼠体内,可致死。说明_____________。
②把S型的蛋白质或多糖荚膜与R型活菌混合后,注入老鼠体内,老鼠___________。从老鼠体内只能分离出___________________。
(4)将DNA酶注入活的S型细菌中,再将这样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混合物不使老鼠致死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想设计两个实验:
(1)探究尿液中是否含葡萄糖;(2)证明血液中存在葡萄糖。
现提供:新取尿液样品、加有柠檬酸钠的鸡血、清水、试管、离心机、三脚架、大烧杯、火柴、酒精灯、石棉网等。
回答下列问题:
①验过程中,上述两个实验均需要增加的一种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实验原理是:
②写出实验2的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
步骤1:。
步骤2:。
现象:。
③若实验(1)按规范科学的实验步骤操作,请预测实验现象和结论。
现象1:。结论1:。
现象2。结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