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一为某动物毛色(由基因A、a控制)和眼色(由基因B、b控制)的杂交实验,图二为该动物细胞中X和Y染色体的结构模式图,在同源区段Ⅰ上基因成对存在,非同源区段Ⅱ–1和Ⅱ–2上分别含有X和Y特有的基因。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由图一实验结果推断 性状可能由Ⅱ–2上的基因控制。
(2)F1的基因型为 ,F2雌性个体中纯合子占 。
(3)为验证(1)中的结论是否正确,现提供若干只该动物的纯合个体,欲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该基因是位于Ⅱ–2上还是位于Ⅰ上。
请写出杂交组合的相关性状的表现型: 。
结果与结论:
①若 ,则该基因位于Ⅱ–2上。
②若 ,则该基因位于Ⅰ上。
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的两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细胞膜通道(水通道和离子通道)方面做出的开创性的贡献。这项研究对彻底揭开水和离子透膜运输的机理以及疾病的治疗具有重大的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通道和离子通道实际上是指细胞膜上的什么物质?。
(2)物质进入细胞都要穿过细胞膜,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的方式不同,水、Na+ 进入细胞的方式分别是、,哪一种在加入呼吸抑制剂后,运输速度会明显减慢?。
(3)分子较大的甘油、乙醇、苯等有机分子比K+、Na+更容易通过细胞膜,原因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物质通过细胞膜与膜的流动性有密切关系,为了探究温度对膜的流动性的影响,做了下述实验:分别用红色和绿色荧光剂标记人和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让两个细胞在37℃下融合,发现40分钟后,融合后细胞膜上的红色和绿色均匀相间分布。有人认为该实验没有完成,请你继续完成探究实验:
请指出可以从哪两个方面来观察实验结果:、
请预测该实验最可能得出的结论。
某实验小组要对“低温是否会影响渗透作用”进行探究,假如你是实验小组的成员,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用具:1 000 mL烧杯,带刻度的长颈漏斗、新鲜的猪膀胱膜、蒸馏水、蔗糖溶液、水浴锅、冰块等。请在下面的方框中画出一组装置示意图:
(2)实验步骤:①组装渗透装置两套,分别编号为1、2。
②在两组烧杯中分别加入________,在长颈漏斗中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_____,保持管内外液面高度相等。
③对两组装置进行不同处理:1组用________加热至37℃,2组的烧杯外加________降温。
④两组装置同时开始实验,几分钟后观察记录漏斗的液面刻度变化。
(3)分析回答
①本实验是通过测定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即________作用速率来进行探究。
②此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为了直观地表示相对速率,用________作为因变量。
(4)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结果 |
实验结论 |
若1组漏斗液面比2组高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低温会影响渗透作用且使渗透速率加快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根据所学课本知识填空
(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是,原核细胞_____________;
(2)蓝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是因为细胞内含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3)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中,占干重百分百最多的是:_________;
(4)蛋白质功能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_______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的不同及_______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_________千差万别;
(5)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也称为多聚体,多聚体是由许多______连接而成,以__________为基本骨架。
(6)生物体总是和外界进行着物质交换,归根结底是有________地从无机自然界获取各种物质来组成自身。
下面是“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蛋白质、脂肪的鉴定”实验的材料和部分操作步骤中共有五处错误,请对其中的错误加以订正并按顺序填在答题卡上。
(一)实验材料:选取胡萝卜、新鲜牛奶和浸泡过的花生种子分别做还原糖、蛋白质、脂肪的鉴定实验。
(二)实验步骤:
鉴定还原糖时,加入刚配制的斐林试剂,立即观察颜色变化。
鉴定蛋白质时,取牛奶样液加入双缩脲试剂A摇匀后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观察是否出现蓝色。
鉴定脂肪时,染色后常用清水洗去浮色,然后用高倍镜直接观察临时装片。
如图表示的是生物体含有的四种有机物的结构与功能。请据图回答:
(1)图中E含有的元素主要有_________,A形成E的方式为_________。
(2)图中的F主要为_________,则B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G在植物体内主要是_________,在动物体内主要是_______________。
(4)图中H在动物体内是_________。由C构成的植物细胞壁的物质是_________。
(5)人每天都要补充一定数量的蛋白质,尤其是初生的婴幼儿,如果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