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5家主流媒体共同发起的征集“改革开放30周年十大流行语”揭晓,分别是:“下海”、“下岗再就业”、“农民工”、“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上网”、——、“北京奥运”、“炒股”、——和“雄起”。其中空格中的两条是对其余8条的准确概括并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它们应该是
A.西部大开发、解放思想 | B.人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C.对外开放、大国崛起 | D.改革开放、中国特色 |
《全球通史》中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多数情况下,要完成大批定货,就需要有备用贷款,以购买原料和支付工资……这时,银行通过由大批储户和投资者的资产汇集而成的资本,满足了这些金融的需求。”这表明资本主义社会()
①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规模正在扩大
②金融资本对当时经济生活具有决定性作用
③不断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
④克服了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无计划生产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西方文明史》中写道:“经过长时期的分离,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下列选项能最先验证这一趋势的是( )
A.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 B.珍妮纺纱机 | C.发电机 | D.电子计算机 |
1759年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作者的这一提醒主要是为了防止( )
A.工人运动的兴起 | B.社会贫富差别的扩大 |
C.经济危机的发生 | D.垄断现象的出现 |
1765年,英国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叫“珍妮机”的纺纱机……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后来人们把“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和使用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 )
A.引发了发明机器的连锁反应 | B.极大地提高了纺织品的产量 |
C.推动了机器制造业的出现 | D.宣告了工业动力时代的到来 |
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
A.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
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侵犯,全球史观/发现 |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
D.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