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⑴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⑵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                      三层。
⑶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⑷仔细回想从蜡烛点燃到熄灭的过程中,有哪些现象?(至少写出4种)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一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浓硫酸。请根据图一回答问题:

① 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⒂   
② 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后,甲、乙两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除了加浓硫酸外,还可以加物质,也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③ 图二中,20℃时将20gA物质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精确到0.1)
④ 图二中,40℃时将A、B、C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20℃,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关系是(填“﹥”、“﹦”或“﹤”)。
⑤ 图二中,20℃时,A、B、C三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有关这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性质描述一定正确的是。(选填编号)
Ⅰ.溶液质量一定相等 Ⅱ.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Ⅲ.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Ⅳ.溶液的密度一定相等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① 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
(注: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其摩尔质量为
0.5mol过氧乙酸中约含有个氢原子。过氧乙酸在氧气中点燃,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 某学校欲用100克85%的过氧乙酸溶液配制2%的过氧乙酸溶液进行教室内喷雾消毒,可配溶液克,需加水克。

化学语言使我们与世界的交流更便捷。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 3个氮分子; ② 一种叫“干冰”的物质是
③ 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④ 石墨的成分

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下图实验装置是模拟炼铁的实验。其中A是实验室用草酸(H2C2O4)和浓硫酸加热分解产生CO。E是利用得到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得到铁。

(提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草酸分解化学方程式:H2C2O4 H2O+CO2↑+CO↑)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C装置无明显现象,C装置的作用是(11)
②E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③F装置的作用是

关于硫酸的性质实验
① 下图是某同学组建的实验室稀硫酸与锌混合制取氢气的装置。


回答:a仪器的名称是;装置中用于添加液体的仪器名称是;装置中出现处错误。若按照上述装置制取氢气会造成的后果是
②稀硫酸与含少量氧化铁的铁粉反应实验:下图是反应的实验过程。(装置气密性良好)

写出铁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上U型管中红墨水变化情况符合该实验的是。(填写序号)
③ 中和反应实验: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无明显现象。为了证明氢氧化钠与硫酸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2mL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1~2滴酚酞试剂,振荡。然后,逐滴加入稀硫酸,同时不断振荡试管,整个实验过程的现象是。由此证明,上述实验过程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