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l分,共5分)
某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 A 中出现大量气泡, B 中白磷燃烧, C 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入 D 中。请看图回答问题:

A        B       C        D        E        F
(1)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B 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 
(3) E 中的实验现象是 
(4)用 F 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图所示的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B图所示的实验中,由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   ;烧杯中热水的作用   (答出一点即可)。

(3)通过C图所示的实验,可以得出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为:铁与   反应。

(4)D图所示的实验中,加入酚酞的作用是   ;实验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实验室可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为   ;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装置B中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的优点是   

兴趣活动小组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药品足量):

操作

现象

结论

装置

实验一:

同时将Ⅰ中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Ⅱ中   mL15%的过氧化氢溶液注入各盛有0.5g二氧化锰的甲、乙中,关闭弹簧夹。

发现烧杯中右侧导管口产生气泡的速率比左侧快。

化学反应速率与

  有关;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操作

现象

现象分析

装置

实验二:

先将稀盐酸注入甲,关闭弹簧夹;再将水注入乙,关闭弹簧夹。

注意:注入液体后,甲、乙导管口均处于液面以下。

甲中液体先流入烧杯,乙中液体后流入烧杯,然后观察到烧杯中先无明显现象,后有白色沉淀产生。

乙中液体流入烧杯的原因是

  

甲中流入烧杯的液体溶质的化学式是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O 2,选用的装置是   (填字母),为防止试管炸裂,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是   (写出一点),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排水法收集O 2用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何时停止收集O 2  

(3)实验室制取CO 2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C装置收集CO 2时,导管伸至接近集气瓶底部的原因是   ,验满的方法是   

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a仪器的名称:   

(2)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选择④装置收集氧气,气体从   (填字母)端进入.若改用排水法收集,实验结束后先撤导气管后熄灭酒精灯,目的是防止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   (填写药品名称)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与②相比,③作为发生装置的优点是   ,在装置④中盛放   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